工业电机升级:企业降本增效与环保减排的双赢选择
工业电机升级:企业降本增效与环保减排的双赢选择
2021年6月,我国正式实施新版《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这标志着我国电机行业全面进入高效时代。新标准将IE3定为最低能效要求,未达标电机禁止生产销售,这一举措推动电机行业加速向智能化、节能化转型。
经济效益显著,企业降本增效新选择
高效电机相比传统电机,节能效果显著。数据显示,节能电机的效率可平均提高4%左右。以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为例,如果将所有电机升级为高效电机,每年可节省数十万元的电费支出。
国家对高效电机的推广给予大力支持。2011年,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就曾宣布推广3177万千瓦高效电机,其中低压高效电机2000万千瓦、高压高效电机1000万千瓦、稀土永磁电机177万千瓦。这些推广任务由50家电机生产企业承担,国家通过财政补贴鼓励用户采购高效电机。
在实际应用中,高效电机的经济效益已经得到验证。某钢铁企业将老旧电机更换为高效电机后,年节电量达到120万千瓦时,直接节省电费80余万元。同时,高效电机的维护成本更低,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突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电机是工业领域的主要耗电设备,据统计,我国电机年用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推广高效电机,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一台100kW的电机为例,如果将其从IE2升级到IE4,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0吨。如果全国所有电机都进行这样的升级,每年可减少数千万吨的碳排放,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此外,高效电机的推广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电机制造商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不仅推动了电机行业的进步,也为其他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挑战,工业电机升级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能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进行电机升级,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