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系统+”智能化施肥技术:助力薯农增收的新利器
“NE系统+”智能化施肥技术:助力薯农增收的新利器
“NE系统+”智能化施肥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发的创新成果,该技术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施肥方案,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显著提升了农民收益。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份的34个马铃薯试验/示范区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技术原理与创新优势
“NE系统+”的核心是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它基于4R养分管理理念,即最佳肥料品种、最佳肥料用量、最佳施用时间和最佳施用位置。该系统通过田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充分考虑作物前茬养分残留、土壤条件等因素,为每个具体地块量身定制个性化施肥方案。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NE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精准性: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匹配作物需求,避免了盲目施肥。
- 环保性:优化氮磷钾配比,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 经济性: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生产存在氮磷投入过量、钾肥不足的问题,导致单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将“NE系统+”与当地高产品种、有机肥和生物菌剂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综合养分管理技术模式。
在具体应用中,该技术模式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
- 土壤检测:首先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其养分状况和理化性质。
- 方案制定:基于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
- 技术集成:结合高产品种、有机肥和生物菌剂等技术,形成综合管理方案。
- 实施监测:在种植过程中持续监测,确保方案有效执行。
推广成效与社会价值
自推广以来,“NE系统+”智能化施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采用该技术的马铃薯试验/示范区平均产量提高了8.2%,每亩收益增加了约400元,同时节省了20%的氮肥投入。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农民收入,也为国家化肥减施增效和马铃薯单产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该技术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 环境保护:通过精准施肥,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 资源节约:优化了肥料使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 科技推广:推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未来展望
目前,“NE系统+”智能化施肥技术已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并获得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为了让更多农民受益,研究团队还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养分专家”和微信小程序“作物养分专家”,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这一先进技术。
随着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NE系统+”智能化施肥技术必将在更多地区和作物上得到应用,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