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近200万,今年1-9月发放高龄补贴1.4亿元
济南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近200万,今年1-9月发放高龄补贴1.4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最新进展。截至2023年底,济南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已达199.35万,占总人口的24.15%。面对这一挑战,济南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基本生活保障到养老服务供给,再到社会环境建设,多维度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保基本: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
济南市建立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为特困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集中供养照料、基本医疗救助等服务,确保“应养尽养”。同时,还建立了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高龄津贴、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据统计,今年1-9月份,济南市为17万余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4亿元,为4.9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和护理补贴3790万元,完成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4户,为3721名低保、优抚对象、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料上门服务。
优供给:提升普惠优待服务效能
济南市修订发布了《济南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面向全市老年人提供涵盖医疗健康、养老保险、交通出行、文体娱乐、法律援助、户籍登记等3大类30项基本养老服务。在养老设施建设方面,按照每千人100平方米的标准(比省标准高出13.3平方米),今年以来,对81个拟出让住宅地块提出了养老设施配建意见。同时,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562张。此外,打造“普惠+优待”老年助餐服务模式,规范提升老年助餐站点近400处。
聚合力: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济南市建立了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联动村(社区)、家庭、社会等力量,为3.6万余名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健康监测、助餐助洁等上门服务。在重阳节期间,省、市联动开展了“敬老月”系列活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00余场次,发放慰问物资价值1673万余元,惠及老年人7.2万余人次。此外,还加强了适老化健身设施和文体器材配置,组建老年文体团队,全市各类老年活动团体达到3000余个,参与老年人达10万余人。
未来展望
下一步,济南市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政策举措,营造关爱氛围,切实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助力省会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老龄工作统筹协调,完善老龄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每年谋划实施一批让老年人可感可得的实事项目
- 完善老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老年人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实施养老机构提质升级、居家社区养老扩面增效、养老人才提升培育、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等行动
- 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高龄津贴等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和代际互动、邻里互助活动,扩大“银龄行动”规模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