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在龙年拥有属于自己的“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在龙年拥有属于自己的“龙”?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isenlin.cn/sf_47D50D6D20FD4DEB89C26A465F99BF8E_209_B05B6CDC375.html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虚构动物。在植物界,也有许多名字中带有"龙"字或形态上与龙相似的植物。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这样的植物,让我们一起用这些植物来"拼"一条龙。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金鱼草:龙头花的"黑化"果实

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是车前科金鱼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朵颜色娇艳,成串开放,筒状唇形的花冠在绽放时像在水草中游动的金鱼,因此得名金鱼草。有人认为它的花形像龙头,也有人认为像龙口,因此它还有一个别名——龙头花。

金鱼草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凋谢后的果实却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印象。这些"骷髅头"般的果实实际上是金鱼草的蒴果,是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的。当果实成熟后,构成子房的各心皮不分离,而是在每室的表面裂开一个小孔,种子通过这些小孔散布出去,形成了类似骷髅头的外观。



龙眼 (图片来源:上图,PPBC 徐永福摄;下图,PPBC 马炜梁摄)

龙眼:华南四大珍果之一

龙眼(Dimocarpus longan)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与荔枝、香蕉、菠萝一同被称为华南四大珍果。《本草纲目》中提到:"龙眼、龙目,象形也"。龙眼的种子呈茶褐色,有光泽,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果实近球形,圆溜溜的像眼睛,因此得名龙眼。果实通常在8月成熟,古时称八月为"桂",再加上圆圆的形状,所以又被称为桂圆。

龙眼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据汉代《梧浔杂佩》记载,龙眼自尉佗献汉高帝始有名。《后汉书》也记载:"龙眼之见珍,自汉已然",表明自汉代起,龙眼就已经是炙手可热的贡品。现在,龙眼已成为极为常见的水果,因其甘甜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野生龙眼树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重要的种质资源,需要我们认真呵护。

龙牙花:不是刺桐

龙牙花(Erythrina corallodendron)是豆科刺桐属植物,成对着生着十几朵甚至更多月牙一样的花,深红的总状花序像是一串血色獠牙,因此被称为"龙牙花"。

虽然龙牙花和刺桐都是豆科刺桐属的植物,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龙牙花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花冠呈深红色,又窄又长,花序腋生,长度能达到30 cm以上,而刺桐是一种高大的乔木,花冠呈红色,颜色稍浅,花序顶生,长度也比龙牙花短,多是在10-16 cm。龙牙花的花冠与花序轴成直角或稍下弯近于闭合,再加上长椭圆形的旗瓣,看起来和象牙一样,所以又被称为象牙红。和龙牙花相比,刺桐的旗瓣会更接近椭圆形。


刺桐(图片来源:PPBC 徐克学摄)

中华水龙骨:恐龙时代的遗存

中华水龙骨(Goniophlebium chinense)是水龙骨科的附生蕨类植物,在国内分布范围很广。虽然蕨类植物曾是恐龙的美餐,但水龙骨出现的年代比较晚,恐龙都没吃过它。

水龙骨科是一个大科,成员很多,从名字来看,水龙骨科植物最大的特征就是多数都具有又粗又长的横走根状茎,被阔鳞片,和叶柄交接的地方有节,看起来如"龙骨"一般。

水龙骨科植物和中国有很深的渊源,我国的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先生1940年发表了重要论文《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将占真蕨种数90%的一个十分庞杂的水龙骨科划分为33科,249属,清晰地显示出了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解决了当时蕨类植物学中难度最大的课题,在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分类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在当时国际蕨类学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秦仁昌系统"。

龙柏:含龙量最高的植物

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Kaizuca')是柏科刺柏属的常绿乔木植物,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型,顶部的枝条生长时向上直展,长大后会呈现扭曲螺旋状,向上盘曲,有如盘龙之姿,又似神龙摆尾之态,因此得名龙柏。龙柏的小枝密生,长满排列紧密的鳞叶,老龄树上格外多,壮龄树上还能看见刺叶,细细看来,像是龙鳞一样。从名字到形态,大概是"含龙量"最高的植物了。

实际上龙柏是圆柏的栽培品种,但不如圆柏挺拔,圆柏称桧,在公元之前的古籍中就有利用和栽培的记载,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和龙的渊源更深。唐代诗人秦韬玉在描述圆柏时,就写到"老皮张展黑龙鳞",说的圆柏灰褐色的树皮和纵裂成不规则薄片的纹理。圆柏树形优美,也常用于园林造景。


圆柏(图片来源:PPBC 薛凯摄)

龙年已至,名字带龙、样子像龙的植物也很多,不知道文中介绍的植物是否符合大家对龙的想象,一千个人心中大概会有一千条龙,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有龙的元素呢?凑齐一期,我们再来"拼"一条龙~


(图片来源:李彤 题字:墨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