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芝麻种植技巧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芝麻种植技巧大揭秘!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UVA2920512W93K.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ED8RDM0511CCT0.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2/02/content_30054554.html
4.
https://m.ali213.net/news/gl2102/562123.html
5.
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25429.html
6.
http://www.hbhfnz.cn/nd.jsp?id=431&groupId=-1
7.
https://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404/t20240415_5158948.shtml
8.
http://www.news.cn/20241218/6369ac66141c46699a1c7c21bba14b02/c.html

春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技巧对于农民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了获得丰收,你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种植技巧:选地准备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施肥要在种植前进行基础施肥,待苗长至10-15厘米时追肥;浸种需将种子浸泡12小时以上再播种;分行布种要注意行距和穴距;定植要及时移栽幼苗;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除草和打药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这些小窍门能帮助你轻松种出高产优质的春芝麻哦!

01

一、品种选择

春季种植芝麻时,由于从播种到收获的周期较短,推荐选择生长周期较长、耐低温、植株较高的中晚熟品种。夏秋季节种植时,考虑到生长周期同样较短,应选择抗热、抗旱能力强(特别是秋季种植需注意防止干旱)、植株较矮的中早熟品种。

在土壤肥沃、水肥条件良好、地力水平较高的地块,推荐种植亩产量高的芝麻品种,这些品种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相反,在土壤贫瘠、水肥条件不足、地力较差的地块,应选择亩产量较低的芝麻品种,这些品种对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对于田间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块,建议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芝麻品种。或者,在播种前,可以通过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和除虫处理,或对种子进行药物浸拌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02

二、播种要点

1. 播种时间

春芝麻的播种时间通常在4月初至5月底,建议选择在谷雨到小满节气之间,当土壤温度升高至15至18摄氏度以上时进行,因为芝麻偏好温暖环境,低于15摄氏度不利于发芽和出苗。

2. 播种深度

鉴于芝麻种子较小,播种时不宜过深。理想的播种深度为2厘米左右,播种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土即可。播种深度应控制在1.5厘米至3厘米之间,避免过深或过浅,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使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以适当浅播,深度在1.5至2厘米之间。而在露地直播或风沙较大的地区,建议适当深播,深度在2.5至3厘米之间。

3. 播种密度与用种量

季节对播种量的影响:春季播种的芝麻,推荐用种量约为每亩0.4公斤;夏季播种约为0.3至0.4公斤;秋季播种则建议增加至0.4至0.5公斤,以适应较短的生长季节。

播种方式对播种量的影响:撒播方式用种量最多,推荐每亩0.4至0.5公斤。条播方式居中,推荐每亩0.35至0.45公斤;穴播(点播)方式用种量最少,推荐每亩0.3至0.35公斤。

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播种量可能略多于南方地区。单干直立高大型品种宜密播,以提高开花结荚数量和亩产量。多分枝低矮株型品种则宜稀播,确保充足生长空间。

株型对种植密度的影响:对于低矮分枝型芝麻品种,建议株距约22厘米、行距约33厘米,每亩保证8000至9000株苗。对于直高单干型芝麻品种,建议株距约14厘米、行距约25厘米,每亩保证10000至12000株苗。

4. 播种方法

由于芝麻种子细小,直接播种可能难以控制密度。建议先将种子与少量草木灰或细干土混合均匀,以便于播种。芝麻播种需要适宜的土壤湿度。如果土壤湿度不足,应提前2至3天浇水造墒,然后松土播种。避免播种后立即浇水,以防种子被冲散。在小雨后松土播种,或在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松土趁墒播种,都是有效的方法。

无论是撒播还是条播,都应保证播种均匀,并覆盖一层薄土以促进快速出苗。对于穴播和条播,建议行距保持在30至40厘米,株距在20至25厘米,避免播种过密,影响后期产量。

考虑到芝麻根系浅,怕涝不耐积水,建议采用起垄做畦的方式播种。垄畦高度约20厘米,畦沟宽度约30厘米,畦宽1.2至1.5米。在播种畦上采用多行种植模式。

03

三、田间管理

1. 间苗与定苗

芝麻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间苗,通常分为2至3次,直至最终定苗。例如,若进行两次间苗,第一次应在芝麻长出2至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在长出4至5片真叶时完成间苗和定苗。

2. 中耕除草

出苗前,若发现表土板结,应立即松土,以消除板结,为种子顺利发芽和出苗创造条件。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整个苗期管理上,应采取“前期保湿以促进幼苗生长,后期适当控水以促进根系发达和植株健壮”的策略。

芝麻从出苗到封垄前,建议进行3至4次中耕,以实现三个主要目的: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和保水、保墒、保肥能力。促进幼苗快速形成发达根系,形成壮苗。清除杂草,确保芝麻苗获得充足的生长资源。

第一次中耕建议在芝麻长出2至3片叶子时进行,可与第一次间苗结合,只需浅划锄破除地表硬土。第二次中耕在芝麻长出5至6片叶子时进行,中耕深度控制在3至5厘米,避免损伤幼苗根系。第三次中耕在芝麻长出8至10片叶子时进行,深度控制在6至8厘米。第四次中耕在封垄前或初花期前进行,可结合追施花前肥进行深耕,注意培土以提高防旱防涝能力。

中耕后的管理:芝麻封垄后,尤其是大量开花后,应停止中耕,以免损伤根系和花朵。

04

四、施肥管理

1. 底肥

芝麻生长期较短,通常早熟品种仅为85至90天,因此充足的底肥是确保高产的关键。底肥应与整地时一同施入,以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化肥,特别是磷肥。对于土壤缺素或病虫害较多的地块,可适量添加微肥和菌肥。一般推荐每亩施入200至400公斤商品有机肥或2500公斤以上腐熟农家肥,以及30至4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或相应的磷肥、尿素和硫酸钾。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品种,适时调整施肥量。

2. 追肥

芝麻的追肥应针对其生长关键阶段,包括5至6叶期(幼苗期)、现蕾至初花期(花芽分化期)和盛花期后(开花结荚期)。苗期追肥旨在促进幼苗生长,若底肥充足且幼苗生长良好,则无需额外追肥;若生长缓慢,可适量追施尿素。现蕾至初花期追肥重点在于支持花芽分化,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可施用尿素、硫酸钾或中高氮型复合肥,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含硼叶面肥。盛花期后追肥则以钾肥为主,磷氮肥为辅,重点促进开花结荚,可施用高钾型复合肥、硫酸钾和尿素,并结合磷酸二氢钾及含硼、钙叶面肥喷施。

05

五、浇水管理

1. 土壤湿度控制

播种前的土壤湿度:芝麻播种需要确保土壤有适宜的湿度。干旱或湿度不足的土壤应提前2至3天浇水以增加墒情,而湿度过高的土壤则应等待水分渗透后再进行播种。播种时理想的土壤湿度大约为80%。

发芽出苗期的湿度控制:芝麻播种后至出苗前,适宜的湿度约为75%。过低或过高的湿度都不利于种子的正常发芽和出苗。如果播种前土壤水分充足,通常无需在此期间额外浇水。

出苗后的水分需求:芝麻出苗后至现蕾开花前,适宜的土壤湿度约为70%。开花至植株封顶前,湿度可调整至75-80%。从封顶到成熟采收前,维持约70%的湿度较为合适。

2. 生长期水分管理

在芝麻整个生长周期内,发芽出苗期保持土壤持续湿润有助于整齐出苗。幼苗期到现蕾前的适当控水有助于根系发展和植株健壮。

开花结荚期是芝麻对水分需求最大的时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浇水时应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以防田间积水导致根部渍涝,从而引起落花落

06

六、病虫害防治

芝麻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锈病、白粉病、炭疽病、蓟马、豆荚螟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1. 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2. 实行轮作倒茬,保持土壤健康
  3. 及时清理残株败叶,减少病虫源
  4. 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设置诱虫板等
  5. 必要时使用高效低风险的化学药剂,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芝麻的健康生长。

07

七、收获与储藏

芝麻的收获期因品种和种植季节而异。一般在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脱落,蒴果由绿色转为黄色或褐色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确保籽粒干燥,以利于长期储藏。

芝麻的种植虽然需要细致的管理,但只要掌握了关键的种植技巧,就能获得丰收。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农民朋友们在春芝麻种植中取得更好的收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