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为群教授提醒:长期饮用低矿物质水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舒为群教授提醒:长期饮用低矿物质水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舒为群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长期饮用低矿物质水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日常饮用水选择的重新思考。
矿物质与心血管健康
水中的矿物质对心血管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钙和镁是两种最重要的矿物质,它们在维护心血管系统正常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适量的钙摄入可以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此外,钙还能减少肾结石的风险,长期低镁水平可能引发尿路结石。
镁是维持心脏健康的关键元素。缺乏镁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镁通过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脂和扩张冠状动脉来保护心血管系统。研究显示,镁摄入不足的人群比例高达60.9%,这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低矿物质水的危害
低矿物质水,如纯净水,虽然去除了有害物质,但也去除了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低矿物质水可能会导致矿物质摄入不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20亿人存在“隐性饥饿”问题,其中包括矿物质微量营养素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忽视水中的矿物质补充途径,会使隐性饥饿的状态雪上加霜。
此外,富含矿物质的水对健康还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阻止有毒重金属(如铅、汞、砷)从消化系统吸收。当水里富含有益矿物质时,细胞膜的转运体就会优先转运钙、镁等有益离子,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健康。
科学饮水建议
专家建议,日常饮用水应选择含有适量矿物质的矿泉水。与纯净水相比,矿泉水不仅保留了天然矿物质,而且这些矿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日饮水量如下: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推荐饮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推荐饮水1500毫升。
对于儿童、老人及特殊人群来说,在选择水的时候,要注意场景化的应用。“比如,考虑到婴儿的肾脏代谢能力,在给婴儿冲泡奶粉的时候,可以选择低矿水;老人经常处于缺水状态,鼓励老人多喝水,如果有经济实力可以买一些富含锂、锶元素的高端水。如果经济上不许可,也建议老人不要经常饮用软化水,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意识的提升,饮用水行业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选择合适的饮用水,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也影响着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从科学饮水开始,为心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