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盆景在成都世园会上大放异彩!
川派盆景在成都世园会上大放异彩!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川派盆景作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在世园会上大放异彩。非遗传承人陈宏宇参与了温江分会场的部分布置工作,并为展出的60盆精品盆景撰写简介。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分享和网络直播等方式,他积极推动盆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川派盆景的魅力。
川派盆景的历史传承
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以追求巴山蜀水的高险雄峻而著称。其发源地之一的都江堰离堆古园,拥有当今最大的川派盆景古桩组群,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桩头六宝”。
“桩头六宝”中的紫薇花瓶高约5米,由紫薇密植和盘扎而成,形如镂空花瓶,是国内唯一的唐宋遗留绝品,相传树龄已有1300年。另一宝“紫薇屏风”长4.2米,高约5米,由紫薇、银薇、翠薇共同编织,中留门洞,寓意驱病除害、保佑平安。此外,还有树龄同样在1300年左右的紫薇佛掌,以及张松银杏、松鹤延年、玉屏迎宾等珍贵盆景。
世园会上的川派盆景
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天府人居展馆,都江堰市选送的12件大型川派盆景作品精彩亮相。这些作品平均树龄在百年以上,人工修剪、造型也已近30年,与相互交织的三色圆环空间建筑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温江分会场则集中展示了数千件盆景精品和奇石异木,展陈了川派盆景发展演变、技艺技法、名家名作。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川派盆景大师胡世勋介绍,川派盆景采用“十大身法”“三式五型”匠心重构了植物“虬曲多姿、盘根错节、悬根露爪”的新特造型,山水盆景则模拟自然,凸显了山水“高、悬、陡、深、奇、雄、幽、秀”的诗意特征。
创新与发展
作为川派盆景盘扎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宏宇不仅参与了世园会的布置工作,还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盆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他自2017年创办了川派盆景游学体验基地,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分享、网络直播等方式宣传、推广川派盆景文化。
“80后”川派盆景从业者陈宏宇把创新作为自己的“标签”。他立足川派盆景艰苦创业,今年以来,团队线上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作为川派盆景新一代,陈宏宇不仅见证了川派盆景的发展,也参与了世园会温江分会场的筹办。
川派盆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制作和欣赏盆景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艺术鉴赏力,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盆景产业逐渐商业化,为从业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新时代,川派盆景正以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陈宏宇等年轻一代传承人正努力将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感受到川派盆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