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安全部提醒:AI如何提升手机安全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安全部提醒:AI如何提升手机安全性?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5/01/18/ARTIqcFcbCescqIkwrTDQcPB250118.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4125589_121902920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206/herald/9c58b41f8a3efb9903285a61481d3db8.html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9/doc-inefnhpe4783521.shtml
5.
https://fuxi.163.com/database/1334
6.
https://www.sohu.com/a/814202860_121798711
7.
https://www.insanelymac.com/blog/zh-cn/best-ai-cleaners-for-iphone/
8.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205/ee13a930c421404d96b2c3eb45aa79e1/c.html
9.
https://www.tisi.org/30987/
10.
https://www.goupsec.com/news/16804.html

国家安全部近日发布重要提醒:当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利用手机间谍木马软件,通过陌生链接、可疑二维码、不明应用软件等方式,对我国公民的手机进行渗透和监控。这些间谍木马具备目标精准、功能强大、极其隐蔽、长期潜伏的特点,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

面对日益严峻的手机安全形势,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成为提升手机安全性的关键力量。从恶意软件检测到隐私保护,AI正在为我们的手机筑起一道智能防线。

01

AI驱动的恶意软件检测

传统的手机安全防护主要依赖于签名识别技术,即通过已知病毒的特征码来检测恶意软件。然而,这种被动防御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AI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机安全防护能够从被动转向主动。

AI驱动的安全软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分析应用程序的行为模式,识别异常活动。例如,当一个看似正常的APP开始频繁访问通讯录或发送短信时,AI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这种基于行为分析的防护方式,能够有效应对零日攻击(zero-day attack)等新型威胁。

02

智能防盗功能:让手机更安全

除了软件层面的防护,AI技术还在硬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谷歌最新推出的盗窃检测锁定功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该功能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实时监测手机周围环境的异常情况。当系统检测到用户的手机被抢走,并且嫌疑人开始加速(例如奔跑、骑自行车或开车)时,手机将自动锁定。这种即时反应显著降低了小偷获取数据和应用访问权限的机会。

此外,该功能还包含了两项重要的辅助技术:离线设备锁定和远程锁定。离线设备锁定功能可以在小偷试图脱离网络时自动锁定手机,确保即使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也能保护用户数据。而远程锁定功能则允许用户通过电话号码远程控制手机,及时锁定,从而有效防止进一步损失。

03

AI辅助的隐私保护:守护你的数字生活

随着AI大模型进入手机,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手机厂商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需要明确数据处理责任,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例如,苹果公司采取了优先本地化(端侧)处理+加密上传云端处理的措施。本地设备优先处理用户需求,当用户请求无法在端侧模型完成时,端云模型协同响应,加密上传云端模型处理。

然而,随着AI手机时代的到来,隐私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手机终端、第三方大模型、App以及云服务等多方参与,使得数据流向和用途更加复杂。专家建议,各方应明确数据安全责任:终端厂商在预装App时应通过平台规则或合同明确第三方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网络数据安全责任;大模型服务提供者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或其他数据前获得用户同意,且应明确告知该类数据可能被用于大模型训练。

04

未来展望:AI将如何改变手机安全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手机安全防护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例如,结合面部识别和声音识别的防护系统,将能进一步增强手机的安全性。此外,云端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将使得用户在遭遇盗窃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减少损失。

然而,AI技术在提升手机安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享受AI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如何在多方参与的生态系统中明确数据安全责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技术创新和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引导AI技术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AI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确保个人信息和国家安全不受威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