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绿色转型: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工业绿色转型: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以“绿色转型,节能攻坚”为主题,彰显了我国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决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工业企业正积极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以实现绿色转型。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引领绿色转型
在钢铁行业,河钢集团联合东北大学研发的全氧富氢碳循环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有望实现吨铁冶炼燃料比大幅降低,同时通过炉顶煤气循环方式完成碳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4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技术突破将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在能源利用方面,江苏田湾核电站蒸汽供能项目开创了核能利用的新模式。该项目将为连云港石化园区提供工业蒸汽,每年可节约46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127万吨。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为工业领域减少碳排放开辟了新途径。
多场景实践探索绿色转型路径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过建设地源热泵能源站、分布式光伏、水蓄能等设施,实现了区域绿色供能。其中,北投集团承担的三大文化设施及共享配套配置复合式能源系统,预计可再生能源供应占冬季供热总量的80%,占夏季供冷总量的70%。据测算,三大建筑投入运营后,相比同类型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超1万吨。
在福建厦门,ABB工业中心打造的“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通过智慧能源管理、智慧储能集成方案、智慧楼宇系统等技术,构建了园区智慧微电网。该基地预计通过屋顶光伏实现50%电力的清洁能源替代,每年减少碳排放13400吨,成为智慧园区示范、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示范、智慧微电网示范。
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未来方向
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德国提出到2020年电力消耗减少25%,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0%,一次能源需求减少50%,可持续能源份额达到60%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实施了三大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电气化出行战略和能效战略。
在工业园区转型方面,德国强调能源供应去中心化,推动分布式能源供应在工厂、智能住宅、商业区等的应用。可持续工业园区的特点包括:能源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满足,有良好的储能和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注重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能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强调系统灵活性以及智能监控和优化等。
我国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但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企业必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