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晓调研桥头镇:用影视化表达传承“东深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晓调研桥头镇:用影视化表达传承“东深故事”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6%99%93/7280069
2.
https://www.sohu.com/a/765926505_121384255
3.
https://gbdsj.gd.gov.cn/zwgk/ldzc/content/post_4452140.html
4.
http://gbdsj.gxzf.gov.cn/xwdt/zwyw/t19423113.shtml
5.
https://news.sun0769.com/dg/headnews/202402/t20240220_16339517.shtml
6.
http://cqszx.gov.cn/jz/qtz/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6%B7%B1%E4%BE%9B%E6%B0%B4%E5%B7%A5%E7%A8%8B
8.
https://www.wl.gov.cn/col/col1229459733/index.html
9.
https://www.hhhk.gov.cn/zfxxgk/zfxxgkzn.htm

近日,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晓一行到访桥头镇,实地调研了东深供水工程及广电公共服务工作。王晓强调,桥头镇应充分利用东深供水工程的独特优势,通过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影视化表达,并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带。

01

东深供水工程:一条见证粤港同胞情的生命线

东深供水工程被誉为“香港供水生命线”,始于1964年。当时,香港遭遇60多年来最严重的水荒,300多万香港同胞面临缺水困境。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这项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通水,彻底解决了香港同胞的用水问题。

桥头镇作为东江水进入东莞的第一站,见证了这段历史。据桥头镇人莫剑良回忆,他的父亲莫康平正是首批建设者之一。当年,成千上万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通过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等方式,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奇迹。

02

影视化表达:让“东深故事”焕发新生

王晓在调研中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东深供水工程这一独特资源,通过纪录片、微短剧等影视化形式进行表达。这条供水线不仅是水利工程,更凝结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事实上,关于东深供水工程的文艺创作已有先例。1993年创作的《多情东江水》广为传唱,词作者叶旭全曾任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他亲历了工程的多次扩建改造,见证了供水能力从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至24.23亿立方米的历程。

王晓此行调研,正是希望进一步挖掘这一题材的影视价值。通过现代视听语言,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呈现给更多观众,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新时代粤港合作的展望。

03

公共服务: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除了关注重大工程的影视化表达,王晓还详细了解了桥头镇的广电网络运营、业务融合发展及安全播出等情况。近年来,桥头镇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持续发力,通过信息公开、文化活动等形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电公共服务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覆盖,更包括数字电视、网络视听等多元服务。王晓强调,要推动媒体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力量。这既是对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影视化表达,东深供水工程的故事将被更多人知晓;通过公共服务的创新,桥头镇的广电事业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