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车难题背后的自动驾驶伦理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车难题背后的自动驾驶伦理困境

引用
观点网
6
来源
1.
https://huyong.blog.caixin.com/archives/275857
2.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751830/article/details/143227038
3.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68990
4.
http://www.dcw.org.cn/observe/9079.html
5.
https://www.7its.com/?m=home&c=View&a=index&aid=25284
6.
https://hackernoon.com/lang/zh/%E9%81%93%E5%BE%B7%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5%92%8C%E8%87%AA%E5%8A%A8%E9%A9%BE%E9%A9%B6%E6%B1%BD%E8%BD%A6%E5%9C%A8%E8%87%AA%E5%8A%A8%E9%A9%BE%E9%A9%B6%E6%B1%BD%E8%BD%A6%E6%97%B6%E4%BB%A3%E5%80%A1%E5%AF%BC%E9%81%93%E5%BE%B7%E5%8E%9F%E5%88%99

当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做出选择:是保护车内乘客还是避免伤害行人?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困境。

电车难题:自动驾驶的道德困境

英国哲学家菲丽帕·福特(Philippa Foot)在1967年首次提出的电车难题,成为了探讨自动驾驶伦理决策的经典案例。这个思想实验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境:一辆失控的电车在铁轨上行驶,在电车正行进的轨道上,有五个人被绑起来,无法动弹,如果任由电车向前,那五个人必将罹难。而你正站在改变电车轨道的操纵杆旁。如果扳动此杆,则电车将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但在那条岔道上也有一个人被绑着。

这个选择看似简单,却引发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在自动驾驶领域,这个难题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当自动驾驶汽车面临不可避免的碰撞时,应该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或碰撞的目标?

技术现状:L2级辅助驾驶vs营销神话

2024年4月26日,山西省运城市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一起问界M7 PLUS追尾事故,引发了对自动驾驶技术现状的深刻反思。这起事故中,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失效暴露了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局限性。

根据我国执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目前实装的系统均为L2级,即“组合驾驶辅助”阶段。然而,在营销中,“自动驾驶”的宣传却司空见惯。这种过度营销可能导致用户对智驾功能产生错误认知,忽视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事实。

算法决策:结果主义与义务论的冲突

在电车难题中,伦理学家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结果主义(如功利主义)主张,为追求对最大多数人来说的最大效益,应该牺牲少数人来拯救多数人。
  • 义务论(如康德主义)则认为,即使有很好的理由,杀害一个无辜的人也是不对的。康德的绝对命令强调:“不要利用他人。”

这种道德困境在自动驾驶领域尤为突出。算法决策不仅涉及生命权衡,还关系到数据隐私和用户信任。如何在结果主义和义务论之间找到平衡,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社会影响:安全、隐私与责任归属

自动驾驶技术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复杂的安全隐患和伦理挑战:

  • 事故责任归属:当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责任应由车主、软件开发者还是制造商承担?
  • 数据隐私保护:如何平衡数据收集带来的安全性提升与用户隐私权的保护?
  • 社会公平问题:技术普及可能导致“数字鸿沟”,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可能难以享受其带来的便利。

应对之道:构建多方参与的伦理框架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学者和公众共同参与,建立适应自动驾驶特点的法律框架和伦理准则。具体措施包括:

  • 制定明确法规:规范责任分配和技术标准,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强化透明度与可解释性: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算法决策的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
  • 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确保伦理准则的制定既全面又包容,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关切。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伦理、法律和社会公平的复杂议题。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和伦理准则,才能确保技术进步的同时兼顾道德与社会责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