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日葵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向日葵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中国葵花籽产量达到215.4万吨,内蒙古河套地区食葵种植面积更是高达400多万亩,占全国食葵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向日葵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体现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政策支持为向日葵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国家通过财税政策大力支持涉农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例如,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机购置有资金补贴,农业保险保费也有相应补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支持地方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向日葵产业链发展现状与机遇
向日葵产业链涵盖了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上游涉及葵花籽的种植和收获,主要由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组成;中游是葵花籽的深加工,如榨油、制作葵花籽粕等,需要较为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下游则是产品的最终销售和消费,包括零售商、超市、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向日葵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有利因素。政策支持与农业现代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国产油料的政策措施,如提供种植补贴、技术支持和市场准入便利等。同时,健康消费趋势也为向日葵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葵花籽油以其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等营养成分,被认为是健康食用油的代表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向日葵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食葵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新公中镇团结村村民张建国表示,2023年他种植了190亩向日葵,毛收入45万多元,纯收入达到35万元,亩均纯收入超过1800元。而且,国产食葵种子的价格不到6分钱一粒,比过去的“洋种子”便宜一半以上。
国产食葵种子的研发成功不仅打破了国外种子的垄断,还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国内种子企业自主研发的国产种子逐渐替代“洋种子”。这些国产品种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有助于种植户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收入。
展望:向日葵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创新,向日葵产业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向日葵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