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huah.com/html/319860425.html

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胆汁排泄受阻,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眼睛发黄等症状。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病例,为您详细介绍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症状以及最新的介入治疗方法。

两周前,王某突然变成了“小黄人”,全身皮肤金黄、眼睛变黄,甚至尿液都越来越黄,黄到像浓茶一样,除了黄,老王还浑身瘙痒,胃口也越变越差,肚子还不舒服,浑身没劲,于是老王遂在家人陪同下前来医院就诊,行腹部彩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占位,血生化提示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住院后介入科予以完善腹部CT、腹部(MRI)及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老王“变黄”的原因居然是胆管癌、“梗阻性黄疸”。肿瘤堵塞了胆汁的流通导致胆汁无法经胆管排出而淤滞于肝内,致使肝内胆管扩张,并且淤滞胆汁内的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胆红素经血液循环行至全身,导致老王皮肤和眼睛发黄等症状,从化验结果也可看出,老王的肝功能不全、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

我们给老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


术后3天王某的肝功能就明显好转了,食欲也慢慢恢复了,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皮肤黄染情况慢慢褪去,2周后基本退黄就差不多了,1个月后“小黄人”就一去不复返了,后面外科又给王某做了外科手术。

那么什么是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主要分为两种:

良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胆管结石、胆管炎症狭窄、胆管囊肿等;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等。

临床表现主要皮肤及巩膜黄染、腹胀、乏力、没有食欲、尿黄、陶土色大便。

我们又是如何进行“扫黄行动”呢?--介入治疗(不用开刀的手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是在DSA引导下经皮经肝在胆道内放置引流管,通过内引流、外引流、内外引流的方式引流胆汁。创伤小,安全性高,立竿见影,快速缓解黄疸症状,术后并发症少。

胆道支架植入术:在胆道内放置支架,撑开梗阻的胆道,恢复胆汁正常流通。

胆道粒子支架植入术:将带有放射性粒子的胆道支架放置于胆道,在撑开梗阻胆道的同时,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介入治疗优点:微创!原装!疗效高!见效快!住院时间短!可重复!安全性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