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多闻:伊势号战列舰的灵魂人物
山口多闻:伊势号战列舰的灵魂人物
1942年6月6日凌晨,在太平洋中途岛西北洋面上,一艘燃烧的日本航空母舰缓缓沉入海底。在这艘名为“飞龙”号的航母上,一位日本海军将领拒绝了部下的撤离请求,选择与舰同沉。他就是山口多闻,一个在二战期间令盟军闻风丧胆的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重要人物。
山口多闻,189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7月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第40期,以次席的成绩被天皇赐予军刀。在校期间,他以剑道闻名,被誉为该校剑术第一人。毕业后,山口多闻先后在巡洋舰“筑摩”号和战列舰“安芸”号上服役,并进入水雷学校高等科进修。
1920年12月,山口多闻出任佐世保镇守府警备队长,这是日本海军四大基地之一。三个月后,他被派往美国出任日本驻美国使馆海军武官的辅佐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进修。这段留学经历对山口多闻影响深远,他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和航空战理论,为日后成为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重要人物奠定了基础。
1930年11月,山口多闻调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部任参谋。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英辅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航空业务,并于1932年12月晋升为海军大佐。1934年6月,山口多闻再次被派往美国出任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航空战理论。
1936年12月,山口多闻调任轻巡洋舰“五十铃”号舰长,一年后转任战列舰“伊势”号舰长。1938年11月,他晋升为海军少将,并被任命为第五舰队参谋长。1939年8月30日,时任海军次官的山本五十六中将出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兼第一舰队司令长官时,山口多闻被调任第一舰队司令部任部附,但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就于1940年1月出任第1联合航空队司令官。
第1联合航空队曾在中国汉口设立基地。1939年10月3日,该基地遭到苏联援华航空队的奇袭轰炸,损毁日军飞机60余架,100余架受伤不能起飞,死伤飞行员多达240多人,司令官冢原二四二左手臂也被炸断而身负重伤,不得不将左臂截肢,最终回日本养伤,山口多闻接手第一联合航空队司令官后,重新恢复了该航空队的实力,并参与并实施了“重庆大轰炸”。
1940年11月1日,山口多闻接替大西泷治郎出任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迎来了其海军生涯的顶峰。他以近乎严苛的训练手段打造第2航空战队,使其成为日本海军的一把利剑。然而,这种严格的训练也让他获得了“杀人犯司令”的绰号。
1941年12月7日,山口多闻率领第2航空战队跟随南云忠一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第2航空战队下辖“苍龙”和“飞龙”号两艘航空母舰及几艘驱逐舰、护卫舰等。
1942年3月,山口多闻的第2航空战队又随南云忠一挺进印度洋,以庞大的航母舰载群横扫英国远东舰队,先后击沉“海克特”、“特纳多斯”、“康瓦尔”、“多塞特郡”等舰船,4月初又一鼓作气击沉了英国航空母舰“竞技神”号、护卫舰“蜀葵”号和澳大利亚驱逐舰“吸血鬼”号,迫使英国皇家海军退避到非洲东岸,日本海军夺取了印度洋的控制权。
1942年6月,山口多闻率领第2航空战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日军由于南云忠一的判断失误,导致航母甲板上堆满了炸弹和鱼雷,成为美军攻击的目标。“赤城”、“加贺”和“苍龙”三艘航母相继被击中,陷入火海。
在危机时刻,山口多闻的旗舰“飞龙”号幸免于难。他立即越级接过指挥权,果断出动舰载机进行反击,成功重创美国航母“约克城”号。然而,由于美军的反击更为迅速,“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母联手攻击并重创了“飞龙”号,使其失去动力。
面对不可避免的沉没,山口多闻下达了全舰官兵离舰的命令,但他自己却选择了与“飞龙”号共存亡。1942年6月6日凌晨,日军护卫驱逐舰“卷云”号用两颗鱼雷将“飞龙”号送入海底,山口多闻与舰长加来止男大佐一起随舰葬身海底。事后,他被追晋为海军中将。
山口多闻的一生,是日本海军航空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见证。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舰长,更是一位杰出的航空战指挥官。他在中途岛战役中的表现,展现了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巅峰,也预示了其衰落的开始。作为伊势号战列舰曾经的舰长,山口多闻见证了日本海军从传统战列舰时代向航空母舰时代的转型,他的名字将永远与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发展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