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压药引领高血压管理新潮流
新型降压药引领高血压管理新潮流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患病人数约2.45亿,其中9%~18%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2024版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了四种新型降压药,为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阿普昔腾坦:近40年首个新型降压药
2024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近40年来首个新型降压药物——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这是一种口服双重内皮素A/B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内皮素-1与内皮素受体A(ETA)和内皮素受体B(ETB)的结合,从而阻断内皮素-1的作用。
内皮素-1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肽和平滑肌有丝分裂原,可明显升高血管张力和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升高血压。阿普昔腾坦作为马昔腾坦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更长的半衰期(48 h vs. 14 h),可以1天1次使用。
在PRECISION随机对照研究中,阿普昔腾坦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降压效果。研究纳入73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
- 初始治疗4周后,与安慰剂相比,阿普昔腾坦降低了诊室收缩压和24小时动态收缩压约4 mmHg
- 连续治疗48周内降压效果持续有效
- 一般诊室收缩压降低5 mmHg,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10%
- 动态血压结果分析显示,阿普昔腾坦的降压效果在夜间最为明显
- 停用4周后,安慰剂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阿普昔腾坦组(5.8% mmHg,95% CI:3.7~7.9,P<0.0001)
此外,阿普昔腾坦还可减少患者蛋白尿,且副作用较小,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毒性和外周性水肿。
非奈利酮:首个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非奈利酮是首个上市的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其高选择性受到广泛欢迎。在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患者中进行的汇总分析显示,非奈利酮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对广泛CKM人群具有心肾保护作用,降低全因死亡。
在FINE-HEART研究中,非奈利酮在18,991例患者中进行了为期2.9年的中位随访,结果显示:
- 心血管死亡(不包括不明原因死亡):非奈利酮组为4.4%,安慰剂组为5.0%(危险比[HR] 0.89;95% CI:0.78~1.01;P=0.076)
- 在对主要终点的预设敏感性分析中(包括不明原因死亡),非奈利酮组相对风险显著降低12%
非奈利酮特别适合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和心衰的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肾脏不良结局风险。
阿利吉仑:强效降压新选择
阿利吉仑是一种新型ARB类降压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来降压。与其他ARB类药物相比,阿利吉仑具有以下特点:
- 起效快、作用持久,适合各种类型的成人原发性高血压
- 降压幅度大,生物利用度高达60%—80%
- 半衰期长,可24小时长效降压
- 对舒张压的控制优于其他ARB类药物
- 不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 对肾脏负荷小,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依普利酮:新一代非甾体拮抗剂
依普利酮是新一代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其主要特点包括:
-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显著降低收缩压
- 较低的副作用发生率
- 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新型降压药的临床价值
2024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强调了新型降压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指南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该降至<130/80mmHg。新型降压药如ARBs(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CCBs(钙通道拮抗剂)等,不仅能有效降压,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为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随着这四种新型降压药物的推广,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和寻求有效治疗的新患者,这些创新药物将可能成为日常用药的新选择。通过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我们有望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