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米汽车用铝线束引发争议,揭秘汽车行业线束材料变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米汽车用铝线束引发争议,揭秘汽车行业线束材料变革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Q5JCBI0527AQ4N.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06/doc-inecznxx2489729.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6G6S80519QIKK.html
4.
https://car.autohome.com.cn/baike/detail_9_45_8968.html
5.
https://m.geeknev.com/article/803401266579389555
6.
https://www.suncve.com/harness-design/product-development/
7.
https://www.wiring-world.com/document_info/1197.html
8.
https://share-m.kakamobi.com/m.toutiao.kakamobi.com/detail/?id=3188038
9.
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5004289
10.
https://www.wiring-world.com/document_info/1189.html
11.
https://www.wiring-world.com/query/8.html

小米SU7发布后,其采用铝线束替代传统铜线束的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质疑这是偷工减料,但小米方面表示,铝线束在导体性能和安全上与铜线束无异,而且更轻便,有助于降低能耗和成本。事实上,比亚迪和特斯拉等众多品牌早已开始使用铝线束,这并非小米首创。

01

铝线束vs铜线束:性能大比拼

从技术角度来看,铝线束与铜线束各有优劣。首先在导电性方面,铝的导电性能仅为铜的约61%,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电流载荷下,铝线需要比铜线更粗才能达到相同的导电效率。然而,铝的密度约为铜的三分之一,即使铝线直径增加,整体重量仍然较轻。具体来说,铜的密度约为8.96 g/cm³,而铝的密度约为2.70 g/cm³。因此,在相同体积下,铝线的重量仅为铜线的三分之一左右。

除了重量优势,铝线束在成本方面也更具竞争力。近年来,铜价持续上涨,目前约为76000元/吨,使得铜线成本大幅增加。相比之下,铝的价格更低,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制造成本。

然而,铝线束并非完美无缺。它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铝的抗腐蚀性较差。虽然铝在空气中可以自然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氧化膜,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盐水环境或酸性环境中,铝仍然容易发生腐蚀,导致线路接触不良,增加故障风险。其次,铝的热膨胀系数较高,这意味着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铝线的尺寸变化更为明显,可能导致连接处松动或损坏。此外,铝的机械强度较低,相对于铜线,铝线更容易发生断裂或损伤,尤其是在经常移动或振动的环境中。

02

行业现状:铝线束已成发展趋势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铝线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已成趋势。目前,包括理想汽车、比亚迪、问界等品牌都已采用铝线布局。这种转变主要源于两个驱动因素:降本和减重。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主机厂纷纷寻求降本之道。同时,减轻重量有助于提高能效和续航里程,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0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铝线束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是电化学腐蚀问题。当铝线与其他金属接触时,容易发生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业普遍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这种技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铜铝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从而避免电化学腐蚀和蠕变。

04

未来展望:800V高压平台推动技术革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向800V高压平台发展,对连接器和线束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充电效率,降低热损耗,但同时也需要更可靠的连接技术和材料。在这种背景下,铝线束的技术革新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铝线束有望在保持成本和重量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性能和可靠性。

总体而言,铝线束替代铜线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虽然目前还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但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改进,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对于消费者而言,关注的重点不应仅仅是材料本身,而是整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引导下,铝线束的应用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