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购物狂欢,这些消费陷阱要当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购物狂欢,这些消费陷阱要当心!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5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1/12/ARTIacYsbW0u4qdwuBMKXXb4241112.shtml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61497
3.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1112/49d246f6d1464045b1a8a16fed330d95/c.html
4.
https://bk.taobao.com/k/shuangshiyi_38/f92fe233d97a475690894cfa1ea4489f.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1-14/doc-incvzmwi0417924.shtml
6.
https://bk.taobao.com/k/shuangshiyi_38/1c8106cc26e267e44319b039dc4dbe67.html
7.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21176
8.
https://m.gmw.cn/2024-10/31/content_1303885689.htm
9.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7064
10.
https://bk.taobao.com/k/shuangshiyi_38/d87168bbd33a36a3c8820b6aa0894ab2.html
11.
https://support.weixin.qq.com/cgi-bin/mmsupportacctnodeweb-bin/pages/AmbVKkU0sY0tct0A
12.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1112/c1004-40359497.html
13.
https://www.bjjubao.org.cn/m/2024-10/23/content_46241.html
14.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a3df6906da832143a58e81682b8cf227!!wm_id=0d9cc180da6343dd9b42deeaef4126a7
15.
https://insight.xiaoduoai.com/commerce-knowledge/taobao-information/what-is-taobaos-you-service-plan-for-the-2024-double-11-shopping-festival.html

“双十一”前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打出“史上最大优惠”“全年最低价”等旗号,然而,不少消费者却发现,所谓的“大促”背后暗藏诸多陷阱。

01

价格欺诈:先涨后降成常态

天津市民王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她每隔1个多月就会在某电商平台为两岁的孩子购买奶粉,日常价格在6桶1136元左右浮动。然而,“双十一”期间,当她再次打开同款产品链接时,发现标注到手价升至6桶1200元,并注明“已省160多元”。“双十一”的大促价格反而比平时贵了几十元。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商家“先涨后降”的价格套路一直广受诟病。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打算购买的洗烘一体机,在活动开始前价格为3400元,活动开始后反而涨至3591元,随后更是涨至3818元。更有药品在“双十一”期间的价格是平时的两倍。

02

优惠繁多却不如直接购买

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启动预售机制。有消费者发现,历经付预售款、付尾款、凑单等一系列操作下来,竟不如直接购买划算。有网民称自己在“双十一”预售活动中购买了一双600多元的运动鞋,但直接购买才500多元。“预售活动简直形同虚设,如果不注意甄别,消耗了大把精力,还会被坑走几十元。”

此外,平台券、红包雨、定金红包、商家券、直播间优惠……“战线”长达两个月的优惠规则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消费者为了抢到定金红包,耗费大量时间蹲守直播间,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圈”在看似优惠的“牢笼”里。“浪费了大把时间,也没抢到几元钱优惠。”一位来自山西太原的消费者说。

03

虚假破价:“最低机制”并不低

近日,某主播推销一款3999元的学练机,声称其销售价格是前所未有的破价优惠。然而,事实上该款学练机在一些电商平台的实际售价一直为3999元甚至更低。一位从事电商行业15年的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全网最低价”就是噱头。“有商家的货品专门为直播间破价生产,全网只此一个品类,当然是‘最低价’,但同款规格的产品‘换张皮’后,以全新包装亮相在其他网红主播或者平台售卖,价格甚至有可能更低。”

04

物流延迟:订单激增至天文数字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量激增至平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以2021年为例,仅天猫平台在双十一当天的交易额就达到5403亿元,相当于平均每秒产生1.5亿元的交易额。如此庞大的订单量,给物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除了订单量激增,天气因素也是造成物流延迟的重要原因。2021年双十一期间,不少地区遭遇了恶劣天气,如暴雨、暴雪等极端气候,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物流运输的速度。此外,双十一期间的人力资源调配也是一个大难题。物流公司需要临时增加大量人手来应对高峰期的工作量,但培训新员工、协调工作安排都需要时间。有时候,新员工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05

售后服务:定金机制饱受诟病

近年来,消费者对预售定金机制的满意度呈显著下滑态势。消费者关于双11定金机制的正负观点比例从2022年的72:28跌至2024年的59:41。

定金机制最早吸引的是一批想要提前锁定低价热货的消费者,但这些消费者很快发现,定金机制存在很多bug,尾款忘付后定金不退,定金预售价并非最低价,甚至不如直接购买,还有的付完定金后尾款价格上涨,或者发现价格高于其他平台。

小红书上有消费者生动总结:“双11真正便宜的就3天:10月31日、11月10日、11月11日。”受这些因素影响,消费者对预售、付定金的兴趣不再强烈,反而选择在10月31日尾款日全款购买,或者直接在双11当天购买。

06

如何避开双十一消费陷阱?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我们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办呢?其实也不用太着急啦。首先,我们可以提前关注物流信息,及时了解包裹的动态。其次,如果发现包裹长时间没有更新状态,可以主动联系物流公司客服,询问具体情况。最后,保持耐心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快递员们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他们真的很辛苦呀🙏。

另外,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明确购买需求,并提前了解和对比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避免跟风下单,对比“打折”“满减”“红包”等优惠的真实性,不要为“凑单”而忽略实际需求,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造成闲置和资金浪费。

07

对平台和商家的建议

面对消费者对双十一的种种不满,平台和商家应该反思如何改善购物体验。首先,简化促销规则,让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真实优惠,而不是在复杂的计算中迷失。其次,提高价格透明度,禁止先涨后降等价格欺诈行为,确保促销价格真正惠及消费者。最后,优化物流和售后服务,提高配送效率,完善退换货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只有当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互信,双十一才能真正回归其促进消费、让利于民的初衷,而不是成为一场充满套路和陷阱的“游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