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潜鸭:一种独特的中型潜水鸭
红头潜鸭:一种独特的中型潜水鸭
红头潜鸭(英文名:Common Pochard,学名:Aythya ferin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北温带地区的中型潜水鸭。它们以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而著称,是中国重要的野生鸟类之一。
基本信息
红头潜鸭(英文名:Common Pochard,学名:Aythya ferina),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又名:红头鸭、矶凫、矶雁,直译:普通潜鸭,中型潜水鸭,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北温带地区。
外形特征
红头潜鸭身长42-49厘米,翼展72-82厘米,体重雄鸟585-1240克,雌鸟467-1090克。雄鸟有深红栗色的头部和颈部,背部黑色,尾部黑色,身体灰色,喙深灰色,带有黑色的指甲和宽阔的淡灰色亚端环带。雌鸟和雄鸟的幼鸟相似,整体灰褐色,头部有淡色条纹,喙暗灰色至黑色,有宽阔的黑色尖端和宽阔的淡灰色亚端环带。
鸣叫特征
红头潜鸭的鸣叫声通常被认为是微弱、低沉的,难以在远处听到。雄鸟在求偶展示时会发出鼻音的哨声,如'wiwierr'和下降音调的'kil-kil-kil'。雌鸟被惊扰时会发出柔和的咆哮声,还有各种单音节的沙哑或爆炸声。
生活习性
红头潜鸭偏好富含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如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湾。它们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常成群出现,白天在水面活动和游泳,有时也会在岸边休息。它们胆小机警,擅长潜水,主要在深水区通过潜水觅食,食物包括水藻、水生植物、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小鱼和虾。
生长繁殖
繁殖期在4月至6月,通常在越冬期间或春季迁徙路上结成对。在水边的芦苇丛或三棱草丛中筑巢,每窝产卵6-9枚,孵化期22-24天。雌鸟独自孵卵和育雏,雏鸟早成性。
区别辨识
雄性红头潜鸭与雄性帆背潜鸭相似,但后者喙全黑。雌性红头潜鸭与美洲潜鸭区别在于喙的颜色和更白的侧腹。幼鸟与成年雌鸟相似,但下部有更多斑驳,头部颜色较暗,缺乏眼线。
保护现状
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
繁殖于西欧向东至中亚和中国北部,越冬于非洲、远东北部。在中国的分布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
其他
红头潜鸭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