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品牌羊”到“品牌羊肉”:环县全力推进羊产业体系化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品牌羊”到“品牌羊肉”:环县全力推进羊产业体系化发展

引用
新华网
1.
http://www.gs.xinhuanet.com/20241108/211d8d0623284a3088557874e72c5f2e/c.html

环县,一个因羊而兴的西北小城,正以其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从最初的散养到如今的科技化养殖,从单一的养殖到全产业链发展,环县的羊产业正逐步走向品牌化、规模化。


环县天然牧场。

科技赋能:从传统养殖到智慧养殖

走进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机器人饲喂、互联网管理、多胎基因检测等科技感十足的画面随处可见。公司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育种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基因聚合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培育出具有多胎、肉质好且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种羊。

“这些新品种公羔长大后与湖羊配种,能产出多羔、肉质好且长得快的羊。”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智介绍。公司长年无偿给养殖户提供优质肉羊精液进行杂交生产,今年计划投放4000只种公羊,其中1500只纯种羊,2500只是经过多胎基因检测的“三级二元”杂交公羊。

近年来,该公司联合各类专家团队培育“中环肉羊”核心育种群5000余只,示范带动羊羔肉集团、牧康公司等11家社企选育良种,年生产优质父本种羊1万只,纯繁选育湖羊基础母羊6万只以上。采用的“三级二元”杂交繁育模式,将本地母羊后代产肉能力提升了10%以上。

产业链延伸:从养殖到深加工

在环县天池乡苏北岔村,现代化的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育肥场里,羊叫声此起彼伏。合作社负责人苏乐乐介绍,合作社有专门的饲料配方,对羊只按照不同体重分档位、分阶段实行分圈养殖、精准饲喂,育肥效果很好。

“农户家养殖规模小,不利于育肥,羔羊出栏后销路难寻。”苏乐乐说,在羊产业不断升级发展中,群众养羊,合作社育肥已成为当地羊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环县羊产业的养殖体系重构源于“331+”肉羊产业扶贫新模式。在200多个“331+”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全县养羊农户达到了4.8万户。在长期的探索发展升级中,环县带动引导244个“331+”合作社将主营方向转为育肥,集中进行育肥,年可出栏“同批同质同价”育肥羊140万只以上,将产业链条中最大的育肥利润留在县内。

同时,环县坚持“五级车间”做屠宰加工,突出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牵引作用,建成中盛百万只肉羊屠宰生产线和伟赫18万吨乳制品加工车间。聚焦肉羊加工业提标扩面,扶持庆阳华牧、味初农牧、环乡人等加工企业建成14万只肉羊分割加工车间。深入推进延链、补链行动,建成千万羊肉串生产线和预制菜生产车间,开发香烤羊排、椒香酥羊肉等预制菜品20多种。

品牌建设:从“品牌羊”到“品牌羊肉”

“以前环县人卖羊都是整只羊出售,现在立足市场,顾客喜欢哪里就分割哪里,利用精分割和深加工赚来了越来越多的‘流量’。”环县中盛羊业有限公司部门经理陈浩说,“利用直营店这个窗口,目前环县羊肉产品在北上广等多个城市大卖。”

这些年来,环县因“羊”而收获了不少荣誉。发布“环乡人”区域公用品牌,环县被评为中国产业互联网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县、优势县;“中盛环有”“甘慕”等企业自主品牌入选“甘味”品牌名录,获得国家绿色有机认证;创新开发“环县羊肉十八吃”,“环县羊羔肉”入选农业农村部推介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品联动的品牌矩阵;“环县羊羔肉”荣获全国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伟赫羊乳产品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列为国货出海优选品牌……

环县持续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打造“中国羊谷·善美环州”,多措并举扮靓“环县羊羔肉”地标品牌。已连续4年实施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品牌价值达53.51亿元。

同时,充分利用线上销售平台,让环县羊肉畅销全国、走出国门。环县先后两次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今年被列入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

“大学生刘国宁创建的‘陇上刘叔叔’羊肉品牌,累计通过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销售羊肉2390吨以上,销售额突破2.5亿元。”环县电商办主任张金勃说。其中,在拼多多旗舰店,羊肉销量位居第一,带动5700多户养殖户销售羊只10万余只。

如今,随着环县羊产业的不断壮大,“环县羊羔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之提高,进一步推动环县种羊和养羊技术团队成功进驻陕西、新疆等地。

从“品牌羊”到“品牌羊肉”,环县在推进羊产业体系化建设中品出了“味”,尝到了“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