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解读最新危重症救治政策:2025年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将达15张/10万人
邱海波解读最新危重症救治政策:2025年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将达15张/10万人
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将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医师邱海波认为,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内容予以推进,反映了国家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持续发力,促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补齐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
西部地区和县域重症医学资源短板
当前,我国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据统计,东部地区重症医学床位配置相对充足,而西部地区则存在较大缺口。以某西部省份为例,目前该省重症医学床位仅为10张/10万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县域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服务能力普遍较弱,部分县级医院甚至尚未设立独立的重症医学科。
政策重点:提升县域重症医学服务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提升县域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被列为重要任务。根据规划,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县域至少1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推动一批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
邱海波指出,医疗机构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关键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的救治水平,是医院综合医疗能力的体现。要统筹重症医学医疗资源规划和布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同时,重症医学床位资源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医疗机构除了重症医学科的重症床位外,各专科监护病房也应配备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可迅速投入重症患者救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学科吸引力
为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意见》提出要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培养、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配备比例、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加强重症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邱海波认为,加强学科的吸引力,凝聚更多优秀重症医生,是提升专科能力的关键要素。重症医疗社会需求巨大,迫切需要更多优秀医师加入重症医学团队。让医生有职业前景、有晋升空间、有良好的薪酬待遇,才能吸引更多优质医疗人才加入重症医学科队伍,保证学科高质量发展。
政策背景: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这一政策的出台,与我国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看,此次8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为我国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等措施,我国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有望实现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