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湾战神M1A1坦克神话破灭,捧上天的欧美坦克,为何不堪一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湾战神M1A1坦克神话破灭,捧上天的欧美坦克,为何不堪一击?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0A01R5Y00

俄乌冲突打破了西方武器装备的“神话滤镜”,特别是所谓坚不可摧的主战坦克,从德国豹2系列,到英国挑战者2,都是战前牛皮吹的叮当响,结果拉到前线真刀真枪的一练,马上就原形毕露,接连被击毁。甚至连海湾战争大杀四方的美军M1A1主战坦克,也不能逃脱这个魔咒,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折损了3辆。那么,这背后到底是西方坦克的问题,还是主战坦克本身难以胜任现代战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捧上天的欧美坦克,为何不堪一击?

直入主题,西方主战坦克的设计本身就有些缺陷。众所周知,在冷战早期和中期,西方坦克工业一直受到苏联坦克工业的压制,M48对T54/55,M60对T62/T64,虽能一战,但性价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以至于在数量上,西方坦克一直都被苏联钢铁洪流压的喘不过气来。

并导致冷战时间进入苏攻美守的1970年代后,西方主战坦克逐渐走上了二战德国精品路线的路子,也就是尽可能用新科技应用带来的性能优势,来抵消苏联第三代坦克依然显著的数量优势,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M1系列、德国豹2还有英国挑战者,都是精品路线的产物。

这个路线对吗?事实证明,70至90年代高新军事技术的爆发,使得第三代坦克的性能,相比第二代主战坦克,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新型复合装甲,新型尾稳脱壳穿甲弹,还有先进观瞄装置的出现,使得精品路线的西方主战坦克在全副武装后,能够以少敌多,对走数量路线的苏联裸配第三代坦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典型代表就是海湾战争。

但是,西方精品坦克路线,在冷战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对极致性能的追求,良好的防护性能,确实是战场上生存率高了,别的坦克打不穿,尤其是“艾布拉姆斯”和“乔巴姆”装甲的披挂,导致西方主战坦克的重量越来越重,体积越来越大,从全车来看的结果,就是战场通过性受到脆弱地形限制,同时受弹面积更大,更容易被无人机等攻顶武器破防。

其次,从车体设计来看,西方主战坦克普遍是首下装甲厚重,用来迎弹,首上采用大倾角设计,用来跳弹。从传统坦克甲弹对抗的角度来说,这种设计其实很合理。但是,现代战争早就不是狂怒中的坦克对轰,无人机、巡飞弹还有攻顶导弹,使得西方坦克很少有真正与俄军坦克交战的机会,比如此次被击毁的乌军M1坦克,刚出家门就被盯上,西方主战坦克首上薄如纸的缺点,在此刻尽显,不需要当量太大的炸药,俄军无人机就能炸开西方坦克薄弱的顶部。

同时,西方坦克弹药架在炮塔后部,而不是炮塔顶部的设计,亦导致西方坦克的薄弱顶部被攻击时,容易发生弹药殉爆。相反,中俄采用首上迎弹和弹药架下置的设计,面对攻顶武器的生存性,则明显要高出一截。当然,除了设计上的缺陷,精品路线带来的战术缺陷,也是西方坦克在乌克兰表现不佳的关键因素。坦克的最佳应用环境,应该是被大量集中起来,与装甲车和野战防空武器配合突破,而乌军装备的豹2和M1坦克总像一个狙击手一样,单独行动出击,而俄军坦克应用虽然也是类似的情况。

但回顾历史,俄军装甲部队其实有集中应用的传统,只是由于当下已经失去战争的突然性,未能形成有利的战术位置,拥有显著的兵力优势,才被迫与乌军打一场围绕城市的阵地攻防战。而西方在二战时期,就认为坦克的作用是配合步兵进攻,反坦克任务更适合坦克歼击车来做。

海湾战争中,西方装甲部队虽然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左勾拳,但之后漫长的治安战,又将西方坦克的应用思路,扳回了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少量坦克打伏击的路子,这在俄乌冲突这种大规模,无人机广泛参加的战争中,是十分致命的,如果乌军的主战坦克出动时能够获得防空车辆,哪怕是轻型装甲车车顶防空机枪的掩护,西方主战坦克也不会在乌克兰遭遇滑铁卢。

诚然,坦克是消耗品,但如何降低消耗,发挥应有作用,无疑也很关键。西方主战坦克若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战争,就应该重新思考下首上车顶的防御,改善原有的坦克作战思路。装甲力量之间的,分布式作战只会被各个击破,在一定的范围内抱团进攻,才能真正实现进退自如。

随着M1A1坦克移交给乌克兰使用,此前一直迟迟不露面面,其他国家的先进坦克都被一一点名之后,M1A1上场了,不过几天,就被击毁了3辆,这对西方先进坦克吹上天的标准也是被打脸了。随着俄军开始大面积使用制导炸弹,美军的M1A1坦克并不会扭转战局,被击毁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