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流感并不可怕,科学防治是关键
张文宏:流感并不可怕,科学防治是关键
“最近的流感,我在公开场合一句话都没提到,为什么?因为跟往年没多大区别,一切都在正常范围内。”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近日在“高山论坛”上表示,今冬流感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流行,公众无需过度恐慌。
尽管如此,流感的危害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可达数十万。因此,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
张文宏教授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他建议,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应在9至10月接种流感疫苗。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成人、慢性病患者、严重肥胖者、孕中期和孕晚期女性等高风险人群,在出现高热等症状时一定不要硬扛,而应第一时间做相应检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降低重症肺炎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科学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除了接种疫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专家建议:
-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处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挡飞沫传播。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
-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眼睛、鼻和口。
- 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
早期识别:抓住48小时黄金期
流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体温可达39~40度)、畏寒、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不振,以及咳嗽、鼻塞、咽痛等。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症状更重,持续时间更长。
专家提醒,流感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发病后48小时的黄金期。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我国已批准的主流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M2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金刚烷胺)和RNA聚合酶PA亚基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
治疗新进展:国产创新药物带来新希望
在流感治疗领域,国产创新药物正不断取得突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近期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型口服抗流感药物ZX-7101A的2/3期临床数据。研究显示,该药物能显著加快流感症状缓解,与安慰剂组相比,能让受试者更早达到症状缓解标准。
此外,青峰医药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预计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郑州泰丰制药有限公司和石药欧意药业的玛巴洛沙韦仿制药也已相继获批。这些新药的出现,将为流感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随着冬季流感高发季的到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流感的威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