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感药物短缺,赴日游客该如何应对?
日本流感药物短缺,赴日游客该如何应对?
2025年1月,日本遭遇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已达到约952.3万人。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疫情不仅给日本医疗体系带来严峻考验,还导致部分医院和药店出现药品短缺现象,许多家庭在求医无门的绝望中挣扎。
药物短缺:从奥司他韦到普通感冒药
在此次流感疫情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抗流感药物的短缺。据报道,日本多地药店表示已无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药品的库存。其中,奥司他韦(达菲)等特效药的短缺最为严重。一位在东京居住的网友表示,她奔波了多个药店最后在医院才开到药。而另一些受访居民则表示,普通感冒药在药妆店一直比较方便购买,如果疑似感染流感,一般会先去诊所做检测,检测呈阳性后会开处方,持处方正常去药店购买就好,身边人暂未经历流感特效药短缺。
造成药物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感染人数激增导致需求暴增;二是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药品供应链的不稳定。此外,多家日本药企的造假丑闻也影响了药品的正常供应。
患者的困境:辗转求药与床位紧张
药物短缺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一些患者需要辗转多家药店才能买到所需药物,甚至有人因药物短缺而延误治疗。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了在日本旅游期间感染流感的经历,有人表示:“买药的人很多,不过不用排队,有药剂师帮忙选药,买到药还是挺容易的。”但也有人反映,特效药非常难买,需要在医院才能开到。
除了药物短缺,医院床位紧张也成为一大难题。由于患者数量激增,一些医院不得不建议轻症患者回家休养,避免挤占医疗资源。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政府与医疗机构的应对措施
面对严峻的流感疫情和药物短缺问题,日本政府和医疗机构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日本厚生劳动省呼吁医疗机构避免过量订购药品,同时考虑使用其他公司生产的替代药品。此外,政府还提醒民众不要过度囤积药物,以免加剧药品短缺状况。
为了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一些医院开始优先收治重症患者,轻症患者则被建议居家休养。同时,政府还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向公众普及流感预防知识,呼吁民众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
赴日游客如何应对流感?
对于计划赴日旅游的游客来说,如何应对流感和药物短缺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专家建议游客出行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
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如流感自测试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
购买包含流感治疗和紧急就医的境外旅游保险,以应对突发情况。
出行前测量体温,即使没有发热症状但有咳嗽、喉痛等症状也要提高警惕。
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漱口,保持充足睡眠,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了解当地提供中文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必要时可向中国驻日本使领馆寻求帮助。
抓住“黄金48小时”
专家特别提醒,流感发病的前48小时是自救的“黄金时间”。高危人群(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果未能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等重症。因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服用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奥司他韦还是玛巴洛沙韦都仅获批用于流感的治疗,没有明确说明有预防性,目前高危人群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接种疫苗。此外,流感、新冠分别有循证证据特别充足的药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需要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不能乱用、滥用。整体上看,流感需要科学预防,但也无需过度恐慌。
随着日本流感疫情逐渐趋于平稳,专家建议民众继续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同时,政府和医疗机构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保障药品供应,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疫情。对于赴日游客来说,提前做好准备,了解相关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确保旅途安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