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高发,你真的会区分流感和感冒吗?
秋冬流感高发,你真的会区分流感和感冒吗?
2025年伊始,日本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截至1月24日,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已有14个出现疫情,累计扑杀约811万只禽类。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凸显出秋冬季节流感病毒的活跃态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很多人往往将其与普通感冒混淆,未能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事实上,流感并非"重一点的感冒",而是一种可能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
流感不是感冒,而是"老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曾用"老虎不是猫"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本质区别。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可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而普通感冒则以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发热较轻或无发热。
流感的危害远超普通感冒,它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甚至多器官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的住院病例达数百万人,死亡病例数十万,病死率约为0.1%~0.5%。
谁更容易被流感"盯上"?
即使是健康成年人,也可能因以下因素增加重症流感和死亡的风险:
病毒因素:H3N2流感病毒在老年人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较高,而H1N1流感则更容易导致年轻人出现严重肺炎。
继发细菌感染: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使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更容易感染,导致重症肺炎。
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部分人感染流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损伤自身器官。
生活方式及环境:吸烟、空气污染(PM2.5)等会加剧呼吸道炎症,使流感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如何远离流感威胁?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流感,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率。
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最新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人群每年秋冬季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18岁及以上人群可与新冠疫苗同时接种。
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确诊流感,应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达70%。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作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增强免疫力。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高发季节佩戴口罩,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逗留。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面对流感季节,切不可掉以轻心。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帮助我们抵御流感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