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裴秀到《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古地图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裴秀到《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古地图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5107111_120908949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6OJ900
3.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9640040/
4.
http://hrczh.cass.cn/sxqy/zgs/202407/t20240712_5764313.s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3/14/79161801_1114938816.shtml
6.
https://www.zizhicanmou.com/jzxw/8343.html
7.
https://m.bilibili.com/search?keyword=%E7%A6%B9%E8%B4%A1%E4%B9%9D%E5%B7%9E%E5%9B%BE&from_source=article
8.
http://www.tibetology.ac.cn/2024-08/14/content_42894726.htm
9.
http://hrczh.cass.cn/sxqy/zgs/202402/t20240223_5734560.shtml
10.
https://www.sinomaps.com/pub/html/zt/gywm/jtgk/our.html?aid=1536915533161971714
11.
https://td.fyun.cc/detail/8221e2954e21a583b6efdb959abbcbd2736702e9.html

中国古地图不仅是地理信息的记录,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自然探索和社会进步的不懈追求。从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到清朝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古地图的绘制技术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地理认知和测绘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01

裴秀与《禹贡地域图》

裴秀(224-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他在地图学领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制图六体”理论,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个要素。这一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科学基础,对后世地图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裴秀的代表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对《禹贡》中记载的山川地名进行考证和注解的重要著作。他认为《禹贡》中的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解说者牵强附会,渐渐混淆不清。因此,他采集甄别旧文,有疑的地方缺而不论,古代有其名而当今不用的地方,也都作出注解,作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禹贡》的注释,更是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02

《康熙皇舆全览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一部实测省级地图集,也是中国地图绘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该图的编绘始于1708年,由康熙皇帝亲自下令,聘请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共同参与。地图采用西方近代测绘技术,以经纬度为基准,通过实地测量和三角测量的方法,精确记录了清朝疆域内的山川地理形势。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过程历时十余年,先后完成了多个版本。1719年,最终形成了一幅大体表示清初疆域的全图。该图不仅覆盖了清朝疆域的大部分地区,还详细记录了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事物,标注了大量地名,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

从裴秀到《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古地图的绘制技术经历了显著的发展。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理论基础,而《康熙皇舆全览图》则引入了西方近代测绘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编绘过程充分体现了这种融合:西方传教士带来了先进的测绘技术和仪器,与中国传统的地图绘制经验相结合,最终产生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图集。

中国古地图不仅是地理信息的记录,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自然探索和社会进步的不懈追求。从裴秀到《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古地图的绘制技术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地理认知和测绘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这些珍贵的地图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