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协和医院推荐:冬季中药养生防流感小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协和医院推荐:冬季中药养生防流感小妙招

引用
腾讯
4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4A06N7V00
2.
https://www.ctdsb.net/c1659_202501/2352992.html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3072
4.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121/01ae6f1fbba149678dc65cd5dbb32e42/c.html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进入高发季节。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星星在近期的健康讲座中,分享了多个简单实用的中药养生小妙招,帮助大家提高免疫力,预防流感。

01

协和专家推荐:六款中药代茶饮

刘星星医生推荐了几种适合冬季饮用的中药代茶饮,这些饮品不仅制作简单,而且对预防流感有很好的效果。

二白汤

  • 配方: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
  • 制作方法:加适量水煮沸后热饮
  • 功效: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白萝卜下气平喘、润肺止咳
  • 适用人群:感冒初期或与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生姜薄荷饮

  • 配方:薄荷3克、生姜3克、大枣3个
  • 制作方法:切丝后加水200-3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煮水
  • 功效: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 适用人群:外感风寒引起头痛、咳嗽咳痰者

桑叶菊花水

  • 配方: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
  • 制作方法:沸水浸泡代茶饮
  • 功效:疏风清热、利咽解毒、宣肺止咳
  • 适用人群:外感风热引起发热、头痛、咳嗽者

成人中药代饮

  • 配方:白茅根5克、藿香3克、菊花3克、北沙参5克
  • 制作方法:每天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
  • 功效:清热化湿、养阴生津
  • 适用人群:暑湿感冒者

儿童中药代饮

  • 配方:芦根10克、连翘3克
  • 制作方法:每天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
  • 功效:清热解毒
  • 适用人群:3-12岁儿童

薄荷粥

  • 配方:薄荷3克、去皮鸭梨1个、大枣6枚去核
  • 制作方法:适量水煎汤过滤,加小米50克煮粥
  • 功效:疏散风热、清热解表、祛风消肿、利咽止痛
  • 适用人群:外感风热引起头痛、咽喉肿痛者
02

中药香囊:随身携带的防护符

除了代茶饮,佩戴中药香囊也是传统中医预防流感的方法之一。刘星星医生建议,可以在香囊中配用羌活、苍术、艾叶、藿香、白芷等芳香化浊类中药,随身携带并经常闻一闻,可起到健脾化湿、芳香避秽、通窍醒神的功效,特别适合鼻塞、流涕、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的孩子使用。

03

注意事项:辨证施治是关键

刘星星医生特别强调,使用中药预防流感需要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老人、儿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慢病患者、处在经期的女性、孕妇及产后女性要禁用。此外,中药服用一般是3至5天,不能长期服用;服用期间如有不适,要立即停药,出现过敏症状要禁用。

04

科学饮用代茶饮:小细节决定大健康

协和医院中医科专家还提醒,在制作和饮用代茶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代茶饮并非药材“杂烩”茶,其组方和配制均需依据中医辨证理论进行药味搭配,可全选中药或与茶叶结合;单一味药材即可冲泡,也可多味如3~5种药物同泡,一般不超10味。
  • 花、叶类质地轻,每次用35g即可,冲泡12次后味道减淡,可重新冲泡。根茎类药茶,质地偏重,每次用6~10g,适合多次冲泡,全天饮服,至晚间可以将泡软的药材嚼服,以助疗效。
  • 制备时“有水有杯”即可,方法以冲泡和煎煮两种为主。冲泡或煎煮前将药材过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尘土;轻薄量小的药茶直接用玻璃杯、搪瓷杯、紫砂杯或不锈钢茶杯开水冲泡,1020分钟即可饮用,避免用塑料杯。质地偏重的药茶,可放入宽口保温杯,开水浸泡后加盖闷至23小时以上温服;也可用小砂锅、电子养生壶或不锈钢锅加水煎煮,武火煮沸后转小火15~20分钟即可,避免用铁锅和铝锅。
  • 代茶饮温服为宜,饮用时间无严格要求,常规饮用量400~500ml/天,因体质和病情需要可酌情增加在1000ml以内。
  • 部分易碎有渣的药茶,可放入棉纸泡茶袋,避免碎渣刺激咽喉引起呛咳;清热祛火类药茶味苦,可酌情加入冰糖或蜂蜜作调味饮服。

通过合理应用中药及其食疗、外治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流感的发生。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预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