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骨文里的“中国”故事:从古老符号到AI破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骨文里的“中国”故事:从古老符号到AI破译

引用
科学网
7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7/527037.shtm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4/14/nw.D110000renmrb_20240414_1-07.htm
3.
https://www.sohu.com/a/791036144_121019331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2%E9%AA%A8%E6%96%87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7%9A%84%E5%90%8D%E7%A8%B1
6.
https://www.hnzx.gov.cn/2024/06-14/4339747.html
7.
https://news.xmu.edu.cn/info/1024/488421.htm
01

甲骨文中的“中国”

甲骨文是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的文字,距今约3300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在甲骨文中,“中国”二字的写法与今天的汉字大不相同,但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却一脉相承。

02

“中”字的演变:从旗帜到正午日影

甲骨文的“中”字形似一面旗帜。其演变过程反映了从具象到抽象的简化:

  • 最初形态为一竖穿过圆形或方形(象征旗杆与旗帜),表示中心之意;
  • 后来加入曲折线代表日影偏移,最终简化为正午时分日影与圭表重合的形象,寓意“正对上”或“恰好合上”。
03

“国”字的演变:从“或”到“域”再到“國”

甲骨文中,“国”写作“或”,由“口”和“戈”组成,象征以武器守护疆土。随着历史的发展,“或”字外围加上了表示疆域的“囗”,形成了“國”字,更完整地表达了国家的概念。

04

“中国”一词的历史使用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在古代,“中国”有多种含义:

  • 京师:指天子所在的都城
  • 华夏族地区:指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一带
  • 统辖之国:指中央王朝或延续正统的王朝

秦汉以后,“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统治领域的泛称或正统王朝通称,基本上涵盖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意义。直到1689年《尼布楚条约》,“中国”才首次作为现代主权国家的称号出现在正式条约中。

05

甲骨文研究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甲骨文研究迎来了新的突破。2024年7月,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安阳师范学院团队宣布全球首个甲骨文多模态数据集正式开源。该数据集包含一万片甲骨拓片、摹本,以及甲骨文单字对应位置、对应字头、对应隶定字等数据。

通过AI技术,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实现甲骨文的检测、识别、摹本生成、字形匹配等功能。例如,两片来自北京大学珍藏的甲骨文字碎片经计算机辅助缀合后,形成了一条可能记录公元前1900多年日偏食天象的卜辞。

06

甲骨文研究的意义

甲骨文不仅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更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钥匙。通过解读甲骨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