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控股权的法律风险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控股权的法律风险解析

引用
东方财富网
8
来源
1.
https://xinsanban.eastmoney.com/Article/NoticeContent?id=AN202409301640103306&pageIndex=7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708/herald/5c483fc1635e711888e698113f24560b.html
3.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40304/herald/4c08504fada9976f55f63d67e8b980fe.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QI4KQ005526ILI.html
5.
https://www.dehenglaw.com/CN/tansuocontent/0008/030681/7.aspx?MID=0902&AID=
6.
http://www.csrc.gov.cn/shandong/c106399/c7483271/content.shtml
7.
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52823.html
8.
https://m.66law.cn/laws/155168.aspx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控股权的现象日益增多。然而,由于新三板企业的特殊性,这类收购往往伴随着诸多法律风险。本文将从新三板企业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在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01

新三板企业的特点与风险

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与主板市场相比,新三板具有以下特点:

  1. 准入门槛低:新三板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相对宽松,许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都能在新三板挂牌。

  2. 股权分散度高:新三板企业往往存在较多的中小股东,股权结构较为分散。

  3. 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虽然新三板也有信息披露要求,但相较于主板市场,其标准和频率都较低。

  4. 市场流动性较差:由于投资者门槛较高(如要求投资者前1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0万元),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普遍不高。

这些特点使得新三板企业在被上市公司收购时,存在一些特有的法律风险:

  • 股权结构复杂:可能涉及众多小股东,增加了收购难度和成本。

  • 信息不对称:较低的信息披露要求可能导致目标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增加尽职调查难度。

  • 流动性风险:市场流动性差可能导致收购价格难以公允反映企业价值。

02

收购方式与风险要点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控股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保留挂牌身份和摘牌收购。不同的收购方式面临不同的法律风险。

保留挂牌身份的收购

保留挂牌身份的收购方式下,目标企业继续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或做市交易等方式逐步收购其股份。这种方式的主要风险包括:

  1. 股份限售风险: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的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在挂牌前持有的股份,以及通过定向发行取得的股份,需要分批解除限售。这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完整的控股权。

  2. 要约收购触发风险: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公众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后,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公众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5%(即其拥有权益的股份每达到5%的整数倍时),应当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如果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触发要约收购条件,需要履行要约收购程序,这将增加收购成本和时间。

  3. 公众股东保护风险:由于新三板企业存在众多中小股东,收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公众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避免因收购行为损害其他股东权益。

摘牌收购

摘牌收购是指上市公司在收购新三板企业控股权后,促使目标企业从新三板摘牌,转为非公众公司。这种方式的主要风险包括:

  1. 摘牌程序风险: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挂牌公司主动申请终止挂牌的,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如果程序不当,可能导致摘牌失败。

  2. 异议股东保护风险:在摘牌过程中,需要对异议股东提供合理的保护措施,如提供股份回购选择权。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3. 信息披露风险:摘牌过程中需要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所有股东都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及时都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03

案例分析

以众信科技和华韩股份的案例为例,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收购过程中的风险要点:

  • 众信科技案例:实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盘后协议转让方式增持众信科技股份。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签订了《业绩承诺补偿协议》,明确了业绩承诺和补偿机制,有效降低了收购风险。

  • 华韩股份案例:华韩股份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股权转让,涉及多个交易方。这种复杂的股权交易结构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特别关注交易各方的资质和交易背景。

04

风险防范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上市公司在收购新三板企业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充分尽职调查:在收购前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特别是对目标企业的股权结构、财务状况、业务模式和潜在法律风险进行深入调查。

  2. 合理设计收购方案:根据目标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购方式。如果选择保留挂牌身份的收购方式,需要充分考虑股份限售和要约收购的风险;如果选择摘牌收购,需要提前规划好摘牌程序和异议股东保护方案。

  3. 完善合同条款:在收购协议中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特别是对业绩承诺、股份回购、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做出详细约定。

  4. 合规操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收购过程中的所有操作都符合监管要求,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法律风险。

  5.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收购过程中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收购策略,防范潜在风险。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控股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法律风险。只有充分了解这些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收购的成功实施。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三板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上市公司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更应注重风险防控,实现稳健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