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8个“AI 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发布
首批18个“AI 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了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征集和论证工作。经高校申报、专家论证等环节,确定了18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下是其中部分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口腔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
该实验室以虚拟仿真技术、大数据为支撑,融合智能物联、智能管理、智能学习与评估的多维度智能一体化虚拟仿真训练实验室。实验室分为讲授区、线上训练区、虚拟仿真训练区等。其中,线上训练区可进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自动化评估,虚拟仿真训练区可进行多类型、带有力反馈的虚拟仿真训练和评估。
清华大学GLM4大模型教学应用
清华大学利用独立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GLM4作为平台与技术基座,开展八门课程试点工作。通过微调形成不同课程的垂直领域模型,开发专属的人工智能助教,实现范例生成、自动出题、答疑解惑、运算推理、评价引导等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智慧教室采用了高级服务器,还有智能摄像头、智能音响、智能投屏等,可以通过智能连接实现互联互通。智慧教室还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教室内的教学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形式,对教师教态风格、学生专注度和教学知识点等多维度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和可视化展示。
国家开放大学AI个性化英语教学
国家开放大学基于讯飞大模型,构建了大规模个性化智慧教学体系,其中包括英语口语智能训练系统、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定制虚拟教师课程资源、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位英语自适应学习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提供及时反馈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采集、评价、督导、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影响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类要素进行智能化大数据分析,面向用户提供了教学课堂质量监督的全过程信息化服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智慧生产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人工智能+作物生产”为核心,搭建了以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农作系统数字化设计和农田管理精确化作业三大模块为主体的总体构架。依托无人机遥感系统、传感器等智能感知装备,大数据处理、挖掘与可视化系统等计算与演示平台,以及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等智能作业装备,开展作物智慧生产实践。
这些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涵盖了虚拟仿真、大模型教学、智慧教室、在线教学平台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教育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