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兔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海兔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海兔,又称海蛞蝓,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生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海兔科。它们不仅外形独特,生活习性也十分有趣,能够通过改变体色来伪装自己,还拥有特殊的防御机制。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兔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外形特征
海兔并非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类动物。其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身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
海兔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因此得名。其触角分工明确,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在海底爬行时,后面那对触角分开成“八”字形、向前斜伸着,嗅四周的气味,休息时这对触角立刻并拢,笔直向上,恰似兔子的两只长耳朵。
海兔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二、生活习性
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各种海藻为食。
海兔有特殊的避敌本领,即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如吃红藻的海兔身体呈玫瑰红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体就呈棕绿色。有的海兔体表还长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突起,从而使得海兔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这样就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和危险。
海兔既能消极避敌,又能积极防御。在海兔体内有两种腺体,一种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边缘的下面,遇敌时,能放出很多紫红色液体,将周围的海水染成紫色,借以逃避敌人的视线;还有一种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种略带酸性的乳状液体,气味难闻,对方如果接触到这种液汁会中毒而受伤,甚至死去,所以敌害闻到这种气味,就会远远避开。
三、繁殖特点
海兔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
海兔的繁殖方式非常特殊,当仅有两只海兔相遇时,其中一只海兔的雄性生殖器官与另一只的雌性生殖器官交配,间隔一段时间后,彼此交换性器官再进行交配。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海兔体内雄性生殖器官具有用过即丢的特点,一天内会再生出新的雄性生殖器官,以供下次使用。这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动物有可再生阴茎,并使用“可抛弃式阴茎”重复交配。
四、分布范围
海兔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如蓝斑背肛海兔就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海南、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海域,在日本、菲律宾海域亦有分布。
五、经济价值
海兔性寒,味甘,可食。沿海居民称的“海粉丝”,即海兔胶质丝卵袋的干制品,又有“海粉”和“海挂面”之称。海粉丝内含蛋白质32%,脂肪9%,另含无机盐和维生素,与海兔肉一样味美可食。
海粉丝还具有消炎退热、润肺、滋阴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它能治赤痢、风痰。
六、与人类的关系
海兔因形态可爱、色彩鲜艳而被一些人养作宠物,因此近些年来不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非法捕捞。
综上所述,海兔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需要加强对海兔的研究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