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60年:从米老鼠到国礼的甜蜜传奇
大白兔奶糖60年:从米老鼠到国礼的甜蜜传奇
1972年2月,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结束了长达25年的中美隔绝。在访问前夕,一支先遣队率先来华安排尼克松的住处、伙食和行程。期间,贵宾馆招待的一款中国糖果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就是大白兔奶糖。
当时中方服务员发现,先遣队成员每天不停地吃大白兔奶糖,房间里供应的奶糖很快就被吃光,他们还把糖纸都留起来,打包带走做纪念。宾馆服务员发现奶糖消失得如此之快,连忙向酒店经理报告。消息很快传到中方负责接待的高层领导那里。周恩来总理知道后向毛泽东主席报告这件趣事,毛泽东听完便笑着说:“美国人都爱吃糖,就送他们人手10斤大白兔奶糖吧!”
周恩来接到指示后立即安排,最终在先遣队返美前一天,向每一位成员送上了10斤大白兔奶糖作为礼物。美国人兴高采烈地提着沉甸甸的大白兔奶糖登机返美,回国后也积极分享这种中国糖果。先谴队成员之一的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曾在受访时说:“这种中国糖果很美味,我带了一大包回来,当礼物送了给白宫的职员们。”
从米老鼠到大白兔:一段跨越60年的甜蜜传奇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3年的ABC米老鼠糖。当时,上海滩流行一种来自英国的牛奶糖,上海“爱皮西糖果厂”的老板冯伯镛吃过后非常喜欢,但这种糖价格昂贵,一小包就要半块大洋,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四五个大洋。于是冯伯镛决心自己生产,花了半年时间研制出“ABC米老鼠糖”,其配方借鉴鸟结糖,包装则画上当时风靡上海滩的米老鼠,一上市就大卖。
尽管爱皮西糖果厂不断努力压低价格,但因产量低以及原料成本高,“ABC米老鼠糖”仍是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奢侈品。直至1950年,糖果公司被新中国收归国有,而米奇老鼠被视为崇洋媚外的符号,便换成更适合中国的经典大白兔形象。
精湛工艺铸就经典味道
大白兔奶糖的主要成分是乳粉、砂糖、精炼植物油和食品添加剂。乳粉赋予其浓郁的奶香,砂糖提供绵甜的基底,植物油使得糖果质地柔软,易于咀嚼。食品添加剂如香精和色素则用于增强糖果的香气和外观,但现代版本的大白兔奶糖已尽量减少这些成分,以追求更自然健康的品质。
其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首先将精选的原料按照严格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使其充分融合。接着将熔化的糖浆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形,最后经过脱模、包装等一系列工序,一颗颗洁白如玉的大白兔奶糖便诞生了。
经典包装与创新并存
大白兔奶糖的包装设计简约而富有辨识度。传统的包装采用红白蓝三色搭配,上面印有一只可爱的大白兔图案和“大白兔”三个醒目的红色汉字。这种设计既体现了产品的纯净和温馨,也便于消费者识别。
随着市场的发展,大白兔奶糖的包装也在不断创新。2021年6月,全球首家大白兔奶糖实体店在上海奉贤新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盛大开幕。店内面积超过2,000多呎,全店围绕着白兔糖的经典红、白、蓝三色,周围以3D打印的流线造型营造出牛奶的流动感,品牌形象与店内的设计结合,仿佛让人走进了白兔糖的缤纷世界一样,极具巧思,趣味十足。
从传统到时尚:国潮品牌的崛起
近年来,大白兔奶糖顺应潮流,开始与不同的品牌跨界合作,推出各种衍生产品。比如与Agnes b.跨界合作推出限量版糖果礼盒、与国家博物馆推出“四羊方尊”文创糖果礼盒、与Pacific Coffee推出联名款咖啡饮品等。
在2019年品牌60周年之际,大白兔奶糖在全国各地的购物商场举行了60周年巡展,每一次快闪展览的人气都十分火爆。随着创新化和年轻化的品牌发展,大白兔奶糖成功地拉近了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距离,让品牌焕发新活力。
跨越时空的甜蜜记忆
大白兔奶糖不仅在国内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在海外也有着不小的知名度。它常常作为中国特色的礼品被带往世界各地,成为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在海外华人社区,大白兔奶糖更是承载着乡愁的寄托。
从1959年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产品,到如今成为全球知名的国潮品牌,大白兔奶糖见证了中国糖果工业的发展历程。它不仅仅是一种糖果,更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和情感寄托。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只可爱的大白兔将继续跳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传递着甜蜜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