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话中的那些有趣表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话中的那些有趣表达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www.baidu.com/from=844b/ssid=0/s?word=%E4%B8%8A%E6%B5%B7%E8%AF%9D%E9%AA%82%E4%BA%BA%E5%8F%A5%E5%AD%90&sa=re_dl_prs_34689_4&ms=1&rqid=9571050899799603748&rq=%E7%BB%8F%E5%85%B8%E4%B8%8A%E6%B5%B7%E8%AF%9D%E6%AE%B5%E5%AD%90&rsf=1630001&asctag=8145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0A04C7R00
3.
https://www.sohu.com/a/803323059_121924581
4.
https://sj.qq.com/topic/200403400
5.
https://shh.dict.cn/%E4%BD%A0%E7%9F%A5%E9%81%93%E8%BF%99%E4%BB%B6%E4%BA%8B%E5%90%97%EF%BC%9F
6.
https://talkpal.ai/zh-hans/vocabulary/%E6%B1%89%E8%AF%AD%E5%9C%B0%E6%96%B9%E8%AF%8D%E6%B1%87/
7.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97336

上海话作为吴语的一种,拥有许多独特而有趣的特色词汇。比如表示小孩的“小囡”,称呼茄子为“落苏”,还有把猪舌头叫做“门枪”。这些词汇不仅体现了上海话的地方特色,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通过了解这些有趣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上海方言的独特魅力。

01

上海话中的特色词汇

上海话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它们不仅发音特别,含义也十分有趣。比如:

  • “结棍”: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很厉害,做事很出色。比如:“伊个人结棍得来赛,啥事体侪弄得定。”(他这个人很厉害,什么事情都能搞定。)

  • “坍台”:这个词用来形容丢脸、没面子。比如:“侬做额事体忒过份,真正要坍台了。”(你做得太过分了,真是太丢脸了。)

  • “港督”: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傻乎乎的,做事不靠谱。比如:“伊个人港督得来赛,啥事体侪做勿来。”(他这个人傻乎乎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 “搞七捻三”: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比如:“侬搞七捻三额样子,啥时侯才能做好事体?”(你这样马马虎虎的,什么时候才能把事情做好?)

  • “门槛精”: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很精明,会算计。比如:“伊个人门槛精得来赛,啥事体侪算得清清爽爽。”(他这个人很精明,什么事情都算得清清楚楚。)

  • “拎勿清”: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糊涂,做事不仔细。比如:“侬拎勿清额样子,啥时侯才能做好事体?”(你这样糊涂的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把事情做好?)

  • “瞎七搭八”:这个词用来形容说话没有条理,胡说八道。比如:“伊个人瞎七搭八额样子,啥事体侪讲勿清爽。”(他这个人说话没有条理,什么事情都讲不清楚。)

  • “十三点”:这个词用来形容人有点傻,做事不靠谱。比如:“伊个人十三点得来赛,啥事体侪做勿来。”(他这个人有点傻,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 “戆大”: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很傻,做事不靠谱。比如:“伊个人戆大得来赛,啥事体侪做勿来。”(他这个人很傻,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 “敲边鼓”: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在旁边起哄,煽风点火。比如:“侬勿要一直在旁边敲边鼓,让伊自己决定好了。”(你不要一直在旁边起哄,让他自己决定好了。)

  • “撬杠”: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很固执,不听劝。比如:“伊个人撬杠得来赛,啥事体侪勿肯听人家讲。”(他这个人很固执,什么事情都不肯听别人说。)

  • “邋遢三光”: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很邋遢,不讲卫生。比如:“伊个人邋遢三光得来赛,房间里一直弄得乱七八糟。”(他这个人很邋遢,房间里一直弄得乱七八糟。)

  • “昏头搭脑”: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做事糊涂,没有条理。比如:“侬昏头搭脑额样子,啥时侯才能做好事体?”(你这样糊涂的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把事情做好?)

  • “小赤佬”:这个词用来形容小孩调皮捣蛋。比如:“伊个小赤佬又做啥坏事体了?”(这个调皮的小孩又做什么坏事了?)

  • “发嗲”:这个词用来形容人撒娇,装可爱。比如:“伊个人一直在发嗲,让人呒办法。”(他一直在撒娇,让人没有办法。)

  • “推板”: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比如:“伊个人做事一直推板,啥事体侪做勿好。”(他这个人做事一直敷衍了事,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 “拎得清”:这个词用来形容人聪明,做事有条理。比如:“伊个人拎得清得来赛,啥事体侪弄得定。”(他这个人很聪明,什么事情都能搞定。)

这些词汇不仅体现了上海话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

02

上海话的生活应用

上海话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还在文学、戏剧、影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比如:

  • 在文学作品中,晚清韩庆邦的《海上花列传》就大量使用了吴语对话,展现了当时的上海生活场景。

  • 在戏剧方面,沪剧和滑稽戏是上海话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中,沪剧几乎纯用上海话进行念白和演唱,而滑稽戏则融合了多种方言,展现了上海的多元文化。

  • 在影视作品中,从20世纪60年代的《大李小李和老李》到近年的《爱情神话》,都有大量上海话对白,展现了上海话的魅力。

03

上海话的文化内涵

上海话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

  • “阳春面,菜泡饭,再加一点生煎馒头、八宝饭,浇头面样样全,水晶虾仁腌笃鲜,排骨年糕、粢饭糕,过年白相轧闹猛。”这段话不仅介绍了上海的美食,也展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情趣。

  • “门槛精”、“拎勿清”等词汇反映了上海人对精明和糊涂的评价标准。

  • “搞七捻三”、“瞎七搭八”等词汇体现了上海人对做事认真的重视。

上海话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上海话,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还能体会到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