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新突破:中医治疗胆结石迎来新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新突破:中医治疗胆结石迎来新进展
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中医治疗胆结石领域持续深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胆结石的治疗手段,更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消石利胆丸:传统方剂的现代诠释
消石利胆丸是武汉市中医医院的临床经验方,由柴胡、枳实、白芍、木香、黄芩、郁金、鸡内金、厚朴、焦山楂、大黄等中药组成。该方剂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探究了消石利胆丸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消石利胆丸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方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大黄素、黄芩素、槲皮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胆汁分泌等药理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胆结石引起的症状。
为进一步揭示消石利胆丸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还运用了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发现该方剂可能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如炎症反应、胆汁酸代谢、氧化应激等,来发挥治疗作用。这种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正是中医复方的独特优势。
金钱草:排石良药的科学解读
金钱草是临床常用的排石中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海颖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清热通淋、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尿路结石、胆道结石等疾病的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钱草能减少肾集合系统内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和堆积,使结晶松散,易从尿中排出。此外,它还具有增加尿量、增强输尿管蠕动、抗炎、镇痛等作用。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表面光滑的结石,金钱草配合其他中药使用,可以有效促进结石排出。
然而,专家也指出,金钱草并非适用于所有胆结石患者。例如,结石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单纯依靠中药排石可能效果不佳。此外,金钱草性微寒,脾胃虚弱的患者不宜长期服用。因此,使用金钱草等中药治疗胆结石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中西医结合:胆结石治疗的新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在胆道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该科室每年完成2000余例胆道外科手术,其中微创手术占比达60%。对于复杂性胆石病,科室建立了多学科协作(MDT)模式,通过外科、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的联合会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逐渐成为胆结石治疗的主流选择。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或希望保守治疗的患者,中医治疗可以作为重要补充。例如,通过中药调理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同时,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个体化治疗:精准医疗的关键
胆结石的治疗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年龄、体质、并发症等因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强调,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小直径且形状规则的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可以优先考虑中药排石治疗。而对于较大或复杂的结石,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胆结石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传统中医的智慧,更展现了现代医学技术的魅力。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为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