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凯恩:用音乐照亮黑暗的“感动中国”人物
萧凯恩:用音乐照亮黑暗的“感动中国”人物
2023年,香港视障歌手萧凯恩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香港艺人。这位90后女孩,用音乐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从黑暗中走来的音乐天才
1990年,萧凯恩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3个月大时,她被诊断患有眼癌,不得不摘除双眼眼球。然而,命运的残酷并没有击垮这个小女孩。5岁时,她问父亲:“看不见是不是就没有用?”这个问题,道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困惑。
转折发生在2岁时,一台旧电子琴让萧凯恩开启了音乐之旅。她开始尝试在电子琴上模仿电视里的歌曲,这台电子琴成为了她童年时期“最好的玩伴”。4岁时,萧凯恩正式学习钢琴,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
学习唱歌时,她不仅要背旋律和歌词,还要学习多种语言的发音。由于看不见老师的口型,她只能通过反复听录音来掌握正确的发音。为了唱好一首歌,她需要先把旋律记下来,再熟读千遍歌词,配合感情和肢体语言,至少练习四五个月才算符合自己心中的标准。
2010年,萧凯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成为该校首位视障学生。随后,她又考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再次创造历史。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正如她所说:“我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发光体。”
音乐之路的坚持与突破
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萧凯恩遇到了无数困难。很多老师都不相信她能学会音乐,认为盲人无法记住那么长的乐谱。但她没有放弃,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2014年,萧凯恩通过考试获得钢琴和声乐演奏级水平认证。20岁时,她已赢得超过70个音乐比赛奖项。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正如她所说:“音乐的魅力在于鼓励人心,打开心锁,从而连接人心。”
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
萧凯恩不仅在音乐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她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帮助残障人士。2020年,她到河南乡村支教,通过别样的交流,构筑起理解与共情的桥梁。
她的梦想是建立一所音乐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音乐教育。“音乐不仅是梦想,更是希望和光明。希望为有梦想但缺乏资源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她说。
“感动中国”的荣誉与未来展望
2023年,萧凯恩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写道:“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远,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这个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她所传递的正能量的肯定。正如她所说:“虽然我看不见,但祖国会看见我。我愿竭尽所能回馈社会,用音乐传递更多温暖人心的力量。”
萧凯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在黑暗中,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她用音乐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正如她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