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骨质疏松了,还能运动吗?
已经骨质疏松了,还能运动吗?
患有骨质疏松的朋友,是否曾经在饭后散步的时候,望着在广场上跳广场舞的老伙计,心生羡慕。
又或者看着明媚午后在公园里肆意跑跳的年轻人,暗自嘀咕:“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像他们那样尽情运动吗?”
快速阅读
1、科学运动能有效增强骨骼强度,并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因此,骨质疏松患者更应该运动!
2、骨质疏松患者该如何正确运动?
避免运动风险:避免高冲击性的运动和可能会导致摔倒的运动
在阳光下运动:促进钙的吸收
注意运动时间:每次运动在20-30分钟为宜,每周最好训练3~5次
骨质疏松,不是运动的“拦路虎”
首先得澄清一个误区:骨质疏松并不意味着你要和运动彻底说拜拜。恰恰相反,骨质疏松患者更应该运动!
科学运动能有效增强骨骼强度,并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维持正常的骨骼含钙量和骨密度,也需要持续的运动刺激作为支持。
同时,缺乏锻炼还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降低关节灵活性,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运动必不可少!
骨质疏松患者该如何正确运动呢?
避免运动风险
骨质疏松患者在开始运动前,应先进行自我身体评估,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或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
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觉舒适的运动项目,尽量避免做前弯、跳跃等高冲击性的运动,也要避免做那些可能会导致摔倒的运动。
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运动结束后可以压压腿、伸伸胳膊,放松一下身体,让肌肉不那么紧张。
在阳光下进行运动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周累计晒够60分钟太阳就能保证体内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增加钙的吸收,促进骨钙的沉积,是骨骼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
因此,老年人可在阳光下进行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跳舞、游泳等运动,能增加血液流动,让骨骼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的同时,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此外,中华通络操也是个不错运动选择。
其第二节拂尘晃腰活动腰腹部和脊椎,对腰椎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第五节提膝弓步,能有效地锻炼筋骨、强健腰脊、改善关节的灵活度。
骨质疏松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小节进行重点练习。
注意运动时间
研究表明骨的新陈代谢周期需要持续4~6个月,因此,运动训练时间必须达1年以上才能引起骨量在生理上显著增加。
对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动作复杂的运动项目,每次运动时间在20~30分钟为宜;
动作简单的项目,练习时间可以稍长。每周最好训练3~5次,简单项目和复杂项目交替进行。
总之,骨质疏松不应该成为运动的障碍,科学的运动能成为保护骨骼、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