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商行提醒:防范银行卡信息泄露,这些细节要注意!
绵阳市商行提醒:防范银行卡信息泄露,这些细节要注意!
银行卡盗刷案件频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近期,一种新型银行卡盗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不法分子利用手机NFC功能,通过诱导受害者安装非法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成功盗取银行卡信息并转移资金。据上海辟谣平台报道,此类案件已在全国多地发生,受害者损失惨重。
专家指出,这种新型诈骗手段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传统诈骗手法的升级版。骗子通常会以“航班故障”“扣费取消”“网购退款”等为由,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客服人员骗取信任。随后,他们会诱导受害者进入虚假网站或下载指定软件,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受害者按照指示操作,骗子就能轻松获取银行卡信息并完成盗刷。
银行卡信息泄露途径多样,防范意识亟待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在不经意间被泄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银行卡信息泄露途径:
各类单据:快递单、火车票、购物小票等都可能含有个人信息,随意丢弃会带来风险。
社交细节:在社交媒体上晒娃、打卡、分享个人信息等行为,都可能无意中泄露重要信息。
网购平台:注册时需要填写的手机号、QQ号等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有奖活动:街头常见的调查问卷、抽奖活动等,往往要求留下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
简历投递:求职简历中包含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并转手。
打印资料:考试报名、网校学习等需要打印的资料,可能被打印店留存并转卖。
个性化服务: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可能让用户的行踪被实时监控。
多重防护措施,守护银行卡安全
为了有效防范银行卡信息泄露,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妥善处理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使用前先抹掉关键信息。
在外使用公共网络时,注意清理痕迹或开启隐私模式。
在互联网上尽量不留下个人信息,必要时使用化名。
网上留电话号码时,可以用“-”隔开数字避免被搜索到。
朋友圈晒照片要谨慎,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不要过于详细。
使用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并开启双重验证。
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手机功能,如WiFi、蓝牙等。
此外,建议选择银行提供的安全认证方式,如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牌或数字证书等,以增加账户安全性。
盗刷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报告异常交易。
修改所有相关账户的密码,启用双重验证。
保存所有交易记录、短信通知等证据,以便后续调查。
向当地警方报案,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
检查其他关联账户,如信用卡、储蓄卡等,确保安全。
关注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未经授权的信用活动。
不同金融机构的处理流程和时间不同,但通常需要7-20个工作日。在此期间,保持与银行和警方的密切沟通,及时提供所需信息。
共同守护资金安全
绵阳市商业银行提醒广大用户,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诈骗手段,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通过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安全认证方式,以及掌握应急处理知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卡盗刷的风险,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