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大技术突破引领医疗创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大技术突破引领医疗创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近年来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屡创佳绩。从核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到呼吸肿瘤精准治疗的突破,再到5G远程手术的创新应用,该院在多个领域持续领跑,展现了其作为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实力。
核医学科:肺动脉高压研究登顶国际期刊
2024年12月,广医一院核医学科王欣璐教授团队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洪城教授团队在核医学顶级期刊《J Nucl Med》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验证了18F-FAPI PET/CT可以动态、无创性可视化肺动脉和右心室在肺动脉高压(PAH)中纤维化重塑的过程。
研究团队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18F-FAPI PET/CT成像技术,成功监测了PAH患者的心肌和肺动脉纤维化程度。这一技术突破为PAH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呼吸肿瘤:精准治疗迈入新阶段
在2024年岭南呼吸肿瘤学术论坛上,广医一院展示了多项呼吸肿瘤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副院长周承志教授在论坛上表示,精准医学正在改变肺癌等呼吸系统肿瘤的治疗格局。
论坛上,多位专家分享了靶向治疗、类器官药敏检测等前沿技术。其中,广医一院劳深教授详细介绍了类器官药敏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参考。此外,来自广州国家实验室的索生宝教授还分享了多组学分析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治疗的水平。
5G远程手术:突破地域限制的医疗创新
2024年12月,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功完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5G辅助下远程柔性支气管镜机器人引导肺结节活检术。此次手术跨越5000多公里,连接广州和新疆喀什,实现了两地呼吸内镜的无缝对接。
手术由广医一院李时悦、钟长镐主任团队在广州远程操作,通过5G网络控制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柔性支气管镜机器人。手术过程中,网络传输稳定,机械臂操控流畅,最终成功获取患者病灶组织样本,且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并发症。
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更为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远程手术,优质医疗资源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下沉到基层,让患者享受到更便捷、更经济的医疗服务。
广医一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突破,不仅体现了其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实力,更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