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流歌凝章:古琴与诗词的绝美邂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流歌凝章:古琴与诗词的绝美邂逅

引用
360doc个人图书馆
9
来源
1.
https://www.360doc.cn/relevant/982848379.html
2.
https://www.sohu.com/a/769460909_121911505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11331
4.
https://m.guoqinwang.com/live/teacher.html
5.
https://m.guoqinwang.com/space/12076?a=feed
6.
https://www.huain.com/article/guqin/2024/0531/2742.html
7.
https://rosy-arts.com/arts/guqin/
8.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3941031.html
9.
http://us.china-embassy.gov.cn/chn/sgzc/202402/t20240224_11249403.htm

2021年6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清流歌凝章·中国诗词古琴琴歌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这场音乐会以诗词为脉络,音乐为载体,邀请了多位艺术家用边讲边演的形式,为大家介绍诗人、诗作、琴曲及其背后的故事。其中,《竹枝词》《江畔独步寻花》等经典作品在青年琴家杨茜与国家二级演员赵娜的联袂演绎下,将古琴旋律与诗词完美融合,再现了绝美的意境。

古琴与诗词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艺术形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帝王对古琴艺术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徽宗赵佶不仅自己擅长弹琴,还建立了“万琴堂”,收藏天下名琴。他评定唐代斫琴名家雷威所制的“春雷”为“天下第一琴”,并在宫廷内设“官琴局”,区分“官斫”与“野斫”。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古琴艺术的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琴僧。这些精通佛学、文学、哲学的僧人,不仅弹琴技艺高超,还善于填词写诗。他们与士大夫阶层的交流融合,使得古琴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琴乐的使用场景也突破了儒家、道家、佛家的界限,成为知识阶层共同追求的修身养性之道。

明清时期,古琴艺术在民间的普及达到了鼎盛。皇室贵族的推崇,使得民间斫琴、弹琴之风盛行。明代宁王、衡王、益王、潞王等皇室成员都监制或斫琴,其中潞王按照相同制式规格制琴并编号,共制琴416张。清代雍正、乾隆也热衷于古琴的品鉴与收藏,将大量古琴送至圆明园整理定级。

进入现代社会,古琴与诗词的结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2021年的“清流歌凝章”音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场音乐会突破了传统的表演形式,通过边讲边演的方式,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能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青年琴家杨茜与国家二级演员赵娜的联袂演出,更是将古琴的深沉与诗词的优美完美融合,展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正如音乐会的主题“清流歌凝章”所寓意的,古琴与诗词的结合,就像一曲清流,穿越千年时光,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韵味。在当代,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在音乐会上绽放光彩,还走进了校园课堂,通过教育的方式得以传承。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数字录音等,古琴与诗词的结合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它的生命力。

古琴与诗词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这种艺术形式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学习,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