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轼的三地人生: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的三地人生: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9A06FZG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3A02T3Y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KTJOTC05439A3X.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EUUDK805566FH1.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0%E5%B1%B1%E7%83%9F%E9%9B%A8%E6%B5%99%E6%B1%9F%E6%BD%AE/12510175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17018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45711
8.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7A01MK500
9.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2A010G300
10.
https://m.ximalaya.com/ask/q14592987
11.
http://www.mssswhyjy.com/sansu/xslw/detail;jsessionid=4E501A1252E1B0B3C7CD13CD796FA8D9?uid=1000000000000065270
12.
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33958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在晚年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这三个地方,见证了这位文学巨匠在人生低谷时期的坚韧与豁达,也成就了他最璀璨的艺术巅峰。

01

黄州:从失意到超脱

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对一个曾满怀壮志的朝廷官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然而,苏轼并没有被命运击垮,反而在逆境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

初到黄州,苏轼面临着生计的困境。微薄的俸禄难以养活一家老小,他便向黄州太守求得城东一块荒地,开始了自耕自食的生活。他脱去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褂,每天在田间劳作,开垦出一片生机盎然的东坡。这片荒地不仅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更成为了他精神上的寄托。他自号“东坡居士”,在农耕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在黄州,苏轼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生动地展现了苏轼在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从容与洒脱。他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得失,而是学会了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不仅帮助他度过了人生的低谷,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02

惠州:以美食慰藉心灵

公元1094年,苏轼再次被贬,这次的目的地是岭南的惠州。对于北方人来说,岭南是一个充满瘴气的蛮荒之地,但苏轼却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惠州的美食成为了苏轼的精神慰藉。他尽情品尝当地的水果,尤其是对荔枝情有独钟。在《食荔枝》一诗中,他写道: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夸张表达,展现了苏轼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他不仅享受美食,更将其融入诗词创作中,让简单的食物成为艺术的载体。这种将生活艺术化的能力,正是苏轼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关键。

03

儋州:在最艰苦处绽放光芒

公元1097年,年过六旬的苏轼被贬至海南儋州。这里是苏轼人生中的最低谷,也是他精神境界的最高点。

在儋州,苏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然而,这些都没有击垮他。他不仅自己保持乐观,还积极为当地百姓服务。他传授文化知识,帮助百姓治病,甚至亲自教导学生。在他的努力下,儋州的文化教育有了显著的进步。他的学生姜唐佐后来成为儋州历史上第一位举人,这正是苏轼教育成果的最好证明。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苏轼依然保持着幽默感。他写信给儿子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惟有一幸,无甚瘴也。”这种自嘲式的幽默,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04

苏轼的启示

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的生活,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文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尊严与快乐。他不被外在的困境所束缚,而是通过诗词创作、美食享受、教书育人等方式,将生活艺术化,将逆境转化为人生的新境界。

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苏轼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就能在逆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这种精神,正是苏轼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