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认知障碍背后的胆汁酸秘密
抑郁症认知障碍背后的胆汁酸秘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还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社会功能受损。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食欲素通过HCRTR1-HIF1α信号通路调节乳酸代谢,影响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及神经发生,从而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抑郁症相关症状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除了神经递质和信号通路的异常,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微生物和代谢产物在其中的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洪浩教授团队在《Neuron》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胆汁酸信号通路在抑郁症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发现,在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中,下丘脑外侧区(LHA)的GABA能神经元上的TGR5受体表达显著降低,而上调TGR5或抑制GABA能神经元的兴奋性可以显著缓解抑郁样行为。进一步研究显示,TGR5通过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依赖的Kv4.2通道,双向调节LHA GABA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影响抑郁样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胆汁酸代谢,也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过程。香港浸会大学贾伟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特定肠道菌种如长双歧杆菌(B. longum)和肠道罗斯氏菌(R. intestinalis)能够促进高香草酸的生成,而高香草酸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效果。研究显示,高香草酸能够抑制海马神经元在应激状态下的过度自噬,保护受损的神经元,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厦门大学医学院张杰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胆汁酸代谢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脱氧胆酸(DCA)通过其受体TGR5调控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进而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程。这一发现不仅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
这些研究结果共同揭示了抑郁症认知障碍背后复杂的生物学机制,为我们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或靶向TGR5受体,可能会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同时,通过饮食调整或补充特定益生菌来改善肠道微生物生态,也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辅助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