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妙佑医疗国际推荐:如何通过睡前习惯改善小孩睡眠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妙佑医疗国际推荐:如何通过睡前习惯改善小孩睡眠问题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48007
2.
https://ufh.com.cn/%E7%B2%BE%E7%A5%9E%E5%BF%83%E7%90%86%E7%A7%91%E5%A4%A7%E5%92%96%E9%BD%90%E8%81%9A%E5%92%8C%E7%9D%A6%E5%AE%B6%EF%BC%8Cadhd%E8%A7%84%E8%8C%83%E5%8C%96%E8%AF%8A%E7%96%97%E5%AD%A6%E6%9C%AF%E7%A0%94/
3.
http://www.jnhn.gov.cn/art/2024/6/3/art_74003_2793549.html
4.
https://m.fybj.net/mpopularize_hot/2024/Qe14MRdJ.html
5.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jhsyfwzdzx/2024sjsmr/jksh/202403/t20240313_3588998.html
6.
https://news.immigration.gov.tw/NewsSection/Detail/9348678c-b19b-416e-8cd9-a35c2da03885?lang=TW
7.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jkkp/202412/t20241220_4948675.htm
8.
https://m.doctorpanda.com/article/detail/4488
9.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560799.shtml
10.
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40/common/content/content_1784752631987417088.html

良好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家长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扰:孩子晚上总是睡不好。据统计,我国约有2300万儿童存在睡眠问题,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01

儿童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对儿童的成长有多重要?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健康和学业发展的基石,如同空气和食物一样,是生命的滋养剂。

  1. 影响生长发育:人的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与人的生长关系密切。一天中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白天分泌得很少,特别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如果减短了睡眠时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增长也就必然受到影响。

  2. 影响免疫功能:在睡眠过程中,人体会分泌褪黑素,作为一种氧化剂和抗氧自由基,它可以让胃肠道更舒服,提高免疫功能。褪黑素一般在十点以后分泌,凌晨两点左右分泌比较多。如果孩子经常睡眠时间过晚、睡眠时长过短,或者睡眠质量过差,可能导致孩子的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免疫功能,进而诱发疾病。

  3. 影响大脑发育:孩子熟睡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睡眠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孩子智力的发育。孩子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受更多的信息。

  4. 影响记忆力和专注力:学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保驾护航。学生白天学习而产生的知识网络,建立与完善均发生在睡眠当中。研究证实,经过睡眠的青少年学习任务表现更好,大脑中海马体的激活程度更强,海马体与长时记忆存储功能紧密相关。相反,睡眠不足或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记忆力下降、专注力不足的问题,并有可能会加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5. 影响情绪调节: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关键脑部组织,睡眠不足和睡眠剥夺会增加杏仁核在呈现负性刺激时的激活程度,且损害前额叶对杏仁核的调节抑制作用,使儿童青少年更容易过度应激,产生情绪障碍。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和睡眠问题会显著增加各年龄段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

  6. 影响肥胖:睡眠与肥胖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睡眠时间比较短的话,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发生紊乱,引起脂质代谢的异常,也会导致体内的毒素堆积,增加身体肥胖的几率。

  7. 影响学业表现:睡眠质量能够显著预测中小学生的学业表现,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习成绩的进步,反而会造成身心健康损害。

02

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需求

学龄前儿童(3-5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睡眠需求与成人有所不同。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协会的推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需要10-13小时的睡眠。具体来说:

  • 3-5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0-13小时的睡眠
  • 最好在晚上8-9点睡觉
  • 睡前不要吃东西,特别是避免夜奶
03

影响儿童睡眠的不良习惯

  1. 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手机蓝光对睡眠节律与睡眠时长均有着显著的损害。

  2.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改变睡眠时间会打乱孩子的生物钟,导致入睡困难。家长要引导孩子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作业一旦完成,应督促孩子尽快洗漱上床入睡。不要指望孩子玩累了自己就知道睡觉,在孩子玩累的这个过程中,是以消耗掉孩子全部精力为代价的,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很不好。特别要注意的是,既不要有周末报复性的熬夜,也不要有周末报复性的补觉,因为这样大量的补觉也算是“倒时差”,反而会使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越睡越累。

  3. 不良的睡眠环境:如开灯睡觉、噪音过大等。开灯睡觉是医生们非常不主张的,开灯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干扰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如果真有开灯的需要,可在远离床的位置,开一个低亮度的小夜灯,或是等孩子入睡,家长再关灯离开,千万不要头顶开灯,一开就是整夜,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 睡前剧烈运动:运动后身体会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入睡。建议在睡前2-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5. 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奶茶、可乐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

04

如何改善儿童睡眠

  1. 建立规律的睡前习惯:每天晚上固定时间进行一系列放松活动,如泡澡、讲故事等,可以帮助孩子平静下来,更容易入睡。建议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就抱他到小床睡,不要用奶睡或抱睡等“睡眠拐杖”方式让孩子入睡,可以摸着孩子的手,或者轻轻拍打孩子的身体,并把孩子熟悉的玩具放旁边,孩子就会很快睡着了。浅睡期小动作出现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当他醒来时,看到熟悉的环境、玩具,看到一切正常,就又重新睡着了。

  2.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在睡前4-6小时内摄入含咖啡因或高糖饮品,如奶茶。睡前不要吃东西,特别是在睡前两个小时内,1岁以后的孩子应尽量戒掉夜奶。睡觉期间整个身体都是放松状态,让劳累了一天的机体慢慢恢复。如果睡前还在吃东西,那么大部分气血就会去消化食物。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肠道天天加班消化食物,长期以来,脾胃负担加重,消化吸收功能会受影响。同时,机体不能在夜间很好地恢复,也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3.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睡眠环境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适宜的睡眠环境主要包括:卧室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最舒服的睡眠温度是16-20度,湿度是50%-60%,这个环境是最适合睡眠的。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用风扇或者开窗通风来调节室温。另外,床垫和枕头也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太软或太硬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4. 限制咖啡因摄入:避免孩子在下午和晚上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奶茶、可乐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

  5. 鼓励适量运动:白天进行适度锻炼(如快走)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6.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专业指导改变不良睡眠观念,建立健康的作息规律。如果孩子出现睡眠问题,家长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失眠”的标签。可以尝试一些认知行为疗法,比如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7. 适量运动:白天进行适度锻炼(如快走)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8. 放松训练: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压力激素分泌。如果孩子在睡前感到焦虑或紧张,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训练,比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孩子缓解情绪,更容易入睡。

  9. 专业帮助: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帮助。如果尝试了各种方法,孩子的睡眠问题仍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障碍,如夜惊、梦游等,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良好的睡眠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培养,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采取适当的放松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睡眠问题,享受高质量的睡眠。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重要的是保持耐心,持续努力,相信最终会看到积极的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