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明教你春节走亲戚不焦虑
徐永明教你春节走亲戚不焦虑
春节前夕,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医师徐永明在“甬上健康大讲堂”直播间分享了春节期间情绪调节的专业建议。随着春节临近,不少人都感到“压力山大”。徐永明主任医师指出,近年来春节期间焦虑、失眠的患者明显增多,这与春节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特殊的节日,有丰富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人们在春节期间往往会做出与平时不同的行为,这种变化容易产生压力和应激反应,导致情绪问题。”徐永明分析道。
针对不同人群,徐永明主任医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
家长:不要过度询问孩子成绩
春节期间,学生群体难免会被问及成绩等问题。徐永明呼吁家长不要在聚会时过度询问孩子的成绩,避免给孩子带来额外压力。他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成绩。
青年人:面对催婚要多沟通
对于年轻人普遍面临的催婚压力,徐永明建议青年人不要本能排斥父母的催婚。他解释说:“父母催婚源于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年轻人可以多与长辈沟通自己的感情状态和未来规划,增进相互理解。”
中年人:合理规划消费预算
中年人在春节期间往往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徐永明建议夫妻双方提前商量好春节消费预算,避免过度支出。他强调:“春节最重要的是团圆,不需要为了面子而过度消费。”
此外,徐永明还建议大家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适度进行户外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他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明显的情绪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上海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也指出,春节期间要善于化解社交压力。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话题,或者通过帮忙准备饭菜等方式融入聚会氛围。面对亲友的“过度关心”,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
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则建议,要正确看待“节日心理失调症”。这种现象在春节期间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失落、抑郁、焦躁不安等。专家建议不要把行程安排过满,适当安排娱乐活动,降低节后落差。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放松和享受的时刻。通过调整心态、合理规划和适度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春节带来的心理压力,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当下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