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医院:信息化建设助力精细化管理
清华长庚医院:信息化建设助力精细化管理
2024年6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评选为“医保精细化管理省级示范中心”。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信息化建设框架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清华长庚医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构建智能化医疗体系。2024年3月,华为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基础设施标准》,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标准提出,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应基于统一的云网边端架构,打造六级协同、多维感知和全联接的医疗健康大模型。具体来说,智能底座、智能联接、智能感知、智能平台、AI大模型和智能应用六层需形成高效协同,以实现医疗业务的智能化升级。
精细化管理实践
清华长庚医院在医保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医院经营管理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基于CHS-DRG(国家医保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临床科室为基础,通过多部门协作,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院成立了由科主任、经营助理、临床路径负责医师、医保管理员、病案编码员和临床药师组成的六人工作小组。这一团队模式推动了临床路径管理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执行,确保了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医院针对99项重点病种,精心构建并持续优化临床路径,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的定期审视与动态调整,实现了费用与病例管理的双重优化。
预算管理与成效
2024年度,清华长庚医院的预算收入达到40.38亿元,同比增长16.73%。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11亿元,事业收入28.56亿元,其他收入4281万元。在支出方面,医院全年支出预算39.08亿元,同比增长12.98%。其中,基本支出30.69亿元,项目支出8.39亿元。
医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府采购方面,2024年医院的政府采购预算总额达到20.94亿元,其中货物预算18.45亿元,工程预算1.19亿元,服务预算1.31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精细化水平。
未来展望
面对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清华长庚医院将继续深化信息化建设。医院将依托智能化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同时,医院还将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医疗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更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