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崇明藏红花:致富路上的“黄金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崇明藏红花:致富路上的“黄金花”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24-04/15/nw.zgjjzk_20240415_3-01.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6A07GU100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85380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45431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658783923732009
6.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e9c56223d4584de1a54cff7bbe6f8540!!wm_id=49418729f6164eb4ba20f86e7d37605f
7.
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14712
8.
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299794
9.
http://www.nongyecehua.com/guandian/show/46.html

“花中黄金”藏红花,竟然在上海崇明岛上找到了“新家”。这个意外的发现,不仅让上海网友感到惊喜,更成为了崇明农民的“致富花”。

01

从“试验品”到“致富花”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藏红花种球及种植技术,并在上海崇明、嘉定等地进行初步试种。崇明区庙镇永乐村的老村长万安年届八十,正是当年永乐村首批参与藏红花引种的领路人。他回忆,改革开放后,随着外省药材在上海市场流通,崇明本地药材的收购价格逐渐走低,当地亟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曾是上海市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的庙镇,得到了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上药公司”)的青睐,被选为大规模引种藏红花的试点。

然而,一开始,村民们对藏红花这一外来新作物充满了未知。当万安被叫到乡里对接扶贫事宜,得知要试种藏红花时,他的心中充满激动,但也深知这一任务艰巨。藏红花并非我国本土药材,村民们对其知之甚少,既担心种植技术难以掌握,又忧虑市场前景不明朗,最初响应的村民寥寥无几。

然而,万安并未因此气馁。他和另外两名村民一起四处奔走,耐心向大家解释藏红花的种植前景和经济效益,最终成功说服4户村民参与试种。这7户人家分别试种了半亩地,令人惊喜的是,他们第一年就成功收获了藏红花丝。有了成功先例,上药公司及时前来收购,村民们终于放下心中疑虑,纷纷加入藏红花的种植行列。

02

“花中黄金”的经济价值

藏红花的珍贵之处在于花蕊的雌蕊部分,尤其是花蕊上三分之一的干花丝,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平均每百朵鲜花才能收获一克花丝,售卖时按品质论克定价,被誉为“花中黄金”。

如今,藏红花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丰厚收入,也为崇明岛的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以永乐村为例,作为享有盛誉的“中国藏红花之乡”,在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后,政府部门进一步对其加大了支持力度——推动成立上海花红永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花红永乐”品牌。这不仅提升了藏红花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农户们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平台。

范春贤分析认为,藏红花产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了以下两方面积极影响。一方面,藏红花产业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种植藏红花之前,当地老百姓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年收入微薄。而藏红花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作物,其大规模种植促使崇明地区的农业结构从传统粮食作物向更多元化、经济价值更高的方向转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还增强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藏红花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永乐村最初只有七八户种植,现在已经有近一半的农户都种植了藏红花。该村藏红花种植面积约700亩,每亩产值高达3万~4万元,年产值已达2000余万元。

03

科技创新与政策扶持双轮驱动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万建达和村民们不断探索种植技术。他们借鉴伊朗的种植经验,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品种改良,采用“大田种球、室内育花”的方式(即每年4—5月,把藏红花种球从地里挖出,移到智能化育花大棚内进行培育,11月摘完花后再将其移到田里种植),确保藏红花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下成长。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近年来,为了确保农户们的藏红花拥有稳定的销路和收入来源,政府部门协调上药公司与经济合作社共同合作,负责收购农户们种植的藏红花。这一举措有效地保障了农户们的经济利益,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热情。

04

从“小特产”到“大产业”

目前,崇明藏红花种植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型合作社,如上海华宇西红花合作社(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上海姿蔓西红花合作社、上海瀛洲西红花合作社、上海番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崇西特色农产品开发研究所等十几家合作社,它们承载着崇明藏红花种植的主要力量。

然而,近年来,崇明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就业渠道多元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这些因素对藏红花种植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范春贤坦言:“昔日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已步入老年,而年轻一代对藏红花种植的热情和技术掌握程度均有所不足,导致藏红花种植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面对这些挑战,崇明区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推动藏红花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如藏红花面膜、藏红花香米、藏红花酒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从一株小小的藏红花,到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特色产业,崇明藏红花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这朵“致富花”,不仅改变了永乐村的命运,更为崇明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