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定州博物馆:周末文化之旅
河北博物院&定州博物馆:周末文化之旅
周末到哪里去?不如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吧!河北博物院和定州博物馆,这两座藏珍无数的博物馆,将带你领略从战国到宋金的燕赵风采。
河北博物院:燕赵文化的璀璨明珠
位于石家庄市中心的河北博物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仿佛时光的隧道,将每一位游客带入古老而神秘的时代。游客需提前预约,实行实名制入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周一闭馆。
进入博物馆后,分为南北两个展区,建筑风格独特,外观仿佛北京人民大会堂。南区的展品涵盖了河北的古代文明,诸如《石器时代的河北》、《战国雄风》等。
曲阳石雕:晚唐五代的艺术瑰宝
曲阳石雕是展览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彩绘浮雕散乐图》和《彩绘浮雕奉侍图》。这些作品出自五代工匠之手,保存了晚唐时期的墓葬传统,展现了高超的雕刻工艺。
《彩绘浮雕散乐图》描绘了热闹的乐队表演,图中的乐伎们姿态各异,展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文化风貌。
《彩绘浮雕奉侍图》则生动地表现了贵族的日常生活,侍女们的长裙轻扬,宛若穿越时空的画卷。
名窑名瓷: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
名窑名瓷展区让人目不暇接,粉彩秋操杯、青花釉里红等瓷器,造型独特,技艺高超。尤其是粉彩荷花吸杯,凭借其独特的纪念性质,成为官窑中的瑰宝。
北朝壁画:千年之前的艺术盛宴
北朝壁画展区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观众可以欣赏到高洋墓的壁画,精美绝伦,彰显了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大汉绝唱:汉代文明的辉煌见证
在大汉绝唱展区,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著名藏品吸引了无数目光。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令人感叹。
古中山国:战国时期的小国大器
古中山国展区展示了这个小国的辉煌历史,特别是中山王铁足铜鼎,铭文是战国青铜器中的佼佼者。
定州博物馆:中山国的璀璨遗珍
从石家庄出发,驱车约两小时,便来到了定州博物馆。这里作为先秦两汉中山国所在地,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展现了河北古代工艺的巅峰。
王者重器:中山国的奢华瑰宝
定州博物馆收藏了三件国宝级文物,其中两件来自中山穆王刘畅墓。青玉龙螭衔环乳钉纹玉璧,以其精美、大气被人称作是“汉玉瑰宝”。它是用一整块新疆和田青玉雕制而成,玉色莹润透亮,为玉中极品。上部透雕了龙螭衔环的图案,一龙一螭同衔一环,象征圆满如意,一龙一螭虽然对称却形态各异;玉璧左右两侧还分别透雕了一龙一螭做璧耳,它们都双目凝视做沉思状。玉璧表面雕饰了整齐的乳钉纹。这是一件祭天的礼器,也是帝王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块玉璧是目前国内所见最大的一块出廓玉璧,一般的古代玉璧,通高都在十几厘米左右,而这块玉璧通高达到了 30.5 厘米,而且保存十分完整。
另一件国宝——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也出土于刘畅墓。它由四片新疆和田黄玉片插接而成,高 16.9 厘米,长 15.6 厘米。玉屏的主体为上下两块透雕的半月形玉屏板,玉屏板两端有榫插入两侧的支架内。玉屏板和支架上都透雕有人物和鸟兽图案,上层玉屏板雕刻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形象,其两侧有两只青鸟和两个羽人伺候,羽人长着一对翅膀,能像鸟一样飞翔。右边羽人外侧有一只机警的九尾狐,左边羽人的外侧是一只可爱的小玉兔,他们面朝着西王母,仿佛正在讨主人欢心。在西王母的下方还有一只三足乌和一只朱雀,他们正回头张望。下层的玉屏板上雕刻的是仙人东王公的形象,两侧也各有一个羽人伺候,右面羽人外侧是一只站立的神兽,似熊又似豹。在东王公的下方,为两组蛇龟缠绕的玄武形象。玉座屏的两侧为玉制支架,支架呈双胜相连状,表面透雕有青龙和白虎形象。
据专家说,这件玉座屏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先采用透雕工艺雕刻出图案的主要轮廓,再用细若游丝的阴刻细线雕刻出图案的细节。这种阴刻细线技法被称为“游丝毛雕”,是中国汉代一种重要的玉雕手法。就目前来说,这是将人物、景物、动物合雕在玉器的唯一实例,全国就这一件,因此非常珍贵。
刘畅墓还出土了一组极其精美的金饰,包括金辟邪、金天禄、金羊群等,纹饰繁缛,制作精美,寓意美好,反映出汉代工匠高超的制作水平。这些金器运用了汉代发明的金粒焊缀工艺,工匠将密密麻麻的金粒焊在动物体表,装饰成微卷的羊毛和层次分明的龙鳞,使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流畅。还大量采用掐丝工艺,使其造型极富立体感。
北朝佛像:中国佛像雕刻史的一朵奇葩
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繁荣,形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定州是河北省早期佛教发展中心,也是北方佛教造像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州造像体系。
根据河北省博物院林章芹的研究,持长茎未敷莲花的观世音菩萨像只在定州区和青州区造像中发现, 而青州区造像又是受到定州区造像的影响而产生的。虽然云冈石窟中也有半跏思惟菩萨像, 但都是以主尊的胁侍形象出现的,作为供奉对象的单体半跏思惟菩萨像在定州地区非常流行。北齐至隋代时期广泛流行的双尊像, 如双佛像、双观世音像、双思惟菩萨像,在定州地区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佛像雕刻史的一朵奇葩。
在定州博物馆“北朝佛陀”展厅中,有4尊东魏的观世音菩萨,均是舟形大背光,头带花冠,身着天衣,披帛飘垂,双足跣立。一手上举于胸前,执莲蕾,一手下垂贴身侧,握桃形物。观世音菩萨像的大量雕造,说明北朝时期观世音信仰的盛行。
博物馆中还有多尊双思惟菩萨像,如其中一尊,主尊双思惟菩萨并排而坐,左右对称,他们都以外侧手支腮,作冥想状,外侧腿盘起,内侧腿垂下,表现的是悉达多太子,怜悯众生,思惟悟道的情形。两尊思惟菩萨外侧各立有一弟子一胁侍菩萨。
双思惟菩萨像
定博有一尊北朝造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她非常独特,她有佛的特征,比如头顶髻,著佛衣。但又和其他佛像不同,比如双手合十,身姿婀娜。有的学者称她为辟支佛,也有的学者称她为供养菩萨,至今她的身份都是一个谜。在面部的刻划上,此尊造像圆润,佛衣呈现出轻薄贴体的效果。造像一经出土,就引起了轰动,因为她太美了,她面带微笑,既有像蒙娜丽莎一样的神秘,又透露着发自心底的欢喜。她体态婀娜,既有古希腊裸体造型的神韵,又不失中国传统的含蓄。是我国佛教造像史上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定州造像有浅浮雕、高浮雕,还有透雕,能制作出如此复杂精美的白石透雕造像,优质的石材与制作者精湛高超的技术必须完美地融合,才可以达到。也正是因为这种造像工艺太难掌握,再加上优质石材的短缺,所以这种白石透雕造像从东魏后期出现雏形,到北齐发展成熟,北齐之后,消失不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存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犹如昙花一现,成为千古绝唱。定州造像工艺的高超,也由此可见。
白石透雕双思惟菩萨像
北宋名窑:千年地宫重新定义定州白瓷
1969 年 5 月,在中国河北省定州城内,一些工人在施工时突然挖到了一个石刻的屋顶,屋顶下面是一个方形洞口,里面藏有很多器物。考古人员在近 5 平方米的地宫中挖掘出银器、瓷器、丝织品等 700 多件重要文物,其中有一些仿生器物,如白釉龟、黄绿釉桃等。11 月 30 日,进行平整土地工作的村民又在中山汉墓南侧发现了一个地宫,宫室内整齐地摆放有石函和许多精美器物,考古人员从这座塔基地宫共出土 106 件文物。这两座地宫后来被认定分别是唐宋时期建造的,里面的文物如今都收藏于河北定州博物馆。这两座地宫,即为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
净众院塔基地宫历史照片
净众院塔基出土 5 件定瓷净瓶。净瓶是佛教僧侣随身携带
合理规划,畅享文化之旅
建议将行程安排为两天:
第一天:上午参观河北博物院,重点看南区的中山国、满城汉墓展厅;下午可游览石家庄的其他景点,如正定古城。
第二天:上午前往定州博物馆,重点参观中山国玉器、北朝佛像和定窑瓷器;下午返回石家庄。
小贴士:
- 两个博物馆都需要提前预约,建议至少提前一周预约。
- 建议带上相机,这里的展品值得你好好记录。
- 可以在博物馆的官网或小程序上提前了解展品信息,做好攻略。
- 博物馆内禁止饮食,建议自带水杯,在馆内接水饮用。
带上家人朋友,来一场充满历史文化的周末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