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秸秆糖是以非粮生物质秸秆为原料 政策支持下产业链正不断延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秸秆糖是以非粮生物质秸秆为原料 政策支持下产业链正不断延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ijie.com/chanye/huagong/jujiao/2024/0311/11340855.html

秸秆糖是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类生物混合糖。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秸秆糖产业链不断延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秸秆糖是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类生物混合糖。秸秆糖可直接食用,还可替代粮食资源、化石资源,进一步转化为聚乳酸、呋喃聚酯、乙醇、黄腐酸、乙二醇、丁醇、丙酮等产品。

秸秆糖生产涉及到秸秆收集、预处理、酶解糖化、发酵等环节,预处理、酶解糖化是其生产核心环节。秸秆糖是以秸秆为原料,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目前我国秸秆产量在9.0亿吨/年,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以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生产化工原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秸秆属于非粮生物质,发展秸秆糖产业不仅可提高农业废弃物秸秆的高效利用率,还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十年来,我国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非粮生物质高效利用,尤其是2021年以来,相关政策频发,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开展非粮生物质生产生物基材料,这为秸秆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针对秸秆预处理工艺复杂、秸秆糖化酶制剂成本高等问题,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青研所)、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海汭生物科技、安徽丰原集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和企业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中科院青研所自主开发的秸秆糖化创新技术“木质纤维素整合生物糖化(CBS)策略”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双碳背景下,秸秆糖产业链正不断延长,国内相关项目包括安徽丰原集团的年产1.5万吨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高效有机肥产业化示范项目、河南能源中原大化的千吨级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DLEG技术)、海汭生物科技(吉林)有限公司的年产1.0万吨非粮生物基生物丁醇项目等。

秸秆糖是由非粮生物质制取的糖,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天然绿色、环保等特点,在食品、化工、化肥、燃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在政策扶持下,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方向日益明确,秸秆糖市场发展外部环境良好,随着相关项目建设投产,我国秸秆糖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