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升级诉讼服务平台,电子送达使用率达85%
上海法院升级诉讼服务平台,电子送达使用率达85%
2024年12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全面升级12368诉讼服务系统,并正式上线“案沪通”平台。这一举措标志着上海法院在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提升诉讼服务信息化水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政策支持:构建在线诉讼服务体系
近年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在线诉讼服务的普及和应用。根据《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法释〔2021〕12号),当事人可以通过在线方式提交起诉材料,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同时,该规则还明确了电子送达的具体方式和效力,为在线诉讼提供了法律保障。
创新举措:“案沪通”平台的亮点
“案沪通”平台的上线是此次升级的核心内容。该平台以案件为核心维度,通过“以案件为视角”的界面设计,将各项功能科学串联,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伴随式服务。平台还嵌入了30余项数助便民应用场景,如财产保全到期续保提示、案件生效证明自助申请开具等,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效果:电子送达使用率高达85%
数据显示,近三年(2020-2022年),上海三级法院电子送达案件达138.05万件,占送达案件总量的85%。其中,通过手机附带短信链接方式有效送达206.71万件,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有效送达44.08万件,通过电子邮件有效送达35.36万件。
当事人反馈:便捷高效获好评
作为试用用户,上海市政协委员陈贵对“案沪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平台提升了用户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智能化的案件管理功能简化了律师工作流程,并能提供案件的实时情况。同时,平台的用户友好性也得到了肯定,“数助便民”模块智能推送案件最新信息,“我的案件”模块智能推送关联服务选项,操作界面简洁直观。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诉讼服务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表示,后续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全市法院要从三个方面着重发力: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永葆诉讼服务的人民性;紧跟时代潮流,以数字驱动诉讼服务不断升级;以张军院长在上海调研时对上海法院提出的作“四个表率”的更高要求为目标,坚持诉讼服务机制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
上海法院通过实施网上立案和电子送达等措施,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诉讼并提高诉讼效率。这些举措不仅节约了诉讼成本,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提交立案申请,以及采用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电子送达,大大提升了法院传票处理流程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