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高效作业攻略:告别磨蹭!
寒假高效作业攻略:告别磨蹭!
寒假即将来临,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的作业。不少家长表示,辅导孩子写作业就像在渡劫一样。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套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7步作业法+三个三法则,全方位帮助孩子提升写作业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7步作业法,让孩子高效完成作业
第一步:先运动再学习
研究表明,运动能使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元。运动后的1~2个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可以让新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不断生长。所以,不妨让孩子先出去玩半小时,然后再开始写作业。步行或骑自行车回家、在小区里玩一会儿、跳绳、上下楼梯几次都可以作为写作业前用来活跃大脑的运动。
第二步:写作业前5分钟处理好杂事
有些孩子写作业不专注,是因为有很多事情可以让他分心。在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孩子约定好,把准备工作做好:桌面保持干净整洁,不留玩具,提前喝水、上厕所,肚子饿的话可以先垫垫肚子再写。一旦开始写作业,不要离开座位。
第三步:给作业排序
把每天的作业一项一项分类写下来,确定写作业的顺序。写作业前,由孩子来确定先写哪一项,也就是判断一下难易。写作业时,写完一项,打个对勾,再完成下一项。这样的好处是,无形中会使孩子做事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第四步:复习
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再写作业,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提升了效率。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知识并没有完全消化,如果边写作业边翻书,其实就和抄写没区别了。明确写作业的目的:看孩子是不是学会了上课学的内容,并把不懂的题目搞懂,而不是为了给老师一个交代。
第五步:进入“测试”模式
清晰的反馈,是孩子进步的关键。定好时间,不翻书、不看答案、不随时询问,像对待小测试一样对待每天的作业,一气呵成。在锻炼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测试、自我反馈。
第六步:检查和提问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可以划定一个范围:这四道题里有一个错误,引导孩子自查。大孩子则可以划定一个大的范围让孩子自查,并引导孩子思考:我哪里学会了,哪里比较薄弱?这道题在考查什么?这个知识点的难度如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联系?用什么方法能学会这个难点?对于易错点该用什么方法不犯错?这道题做错了,我的思路是怎么样的?调整一下思路、方法看是不是能做对?
第七步:平时分类整理好错题
做错的题,是最能精准反映出知识盲点的。错题本身就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一听老师讲解或查看答案后就直接改正了,那你只是瞬间记忆,根本没有分析和总结这类题目后续应该如何应对或需要注意的问题,下次做还是一样的错。只有通过总结才能举一反三。检查出来的错题,收集在错题本上,方便以后定期订正复习,错题本是学霸的必备之物。对待错题,需要有几个思考过程:看看错的题,大致是哪种类型?这些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在今后的学习/做题中,哪个环节做出改变,能有效减少/避免这类错误?平时及时整理好错题,隔几天翻看并独立做一遍,考前拿出来复习,可谓事半功倍。
三个三法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不拖拉
写作业时不说话、不东瞅西看、不边写边玩,而是专注高效完成。专注是学习中披荆斩棘的利剑。而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不喊妈
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不要喊妈;写完先自己检查,作文自己读通顺,再喊妈!不会的题可以先思考,实在不会的可以留到最后翻翻书解决,最终确定不会再喊妈。
不敷衍
这体现在一些朗读和背诵作业上:不就是读吗?会念就是会读。考试的时候又不考朗读?练习朗读能多考几分吗?但是朗读的好处不要太多!朗读,讲究眼到、口到、心到、耳到,该停顿时停顿、该重读重读。要想做到正确流利,字的读音、标点、句型都是该重点关注的内容。正确的朗读过程,是可以读出逗号和顿号的区别,省略号和破折号的区别,理解区分祈使句和反问句的语气等,以及遇到长句子该如何断句的问题。
寒假作业管理新思路
确定目标,实现多元发展
首先,设定可行的目标是有效管理假期作业的基础。可采用SMART原则,即:
- 具体性(Specific):目标要清晰明确。比如,分清楚每天需要完成哪一类作业。
- 可衡量性(Measurable):通过量化目标如预计完成的时间来评估进度。
- 可实现性(Achievable):设定现实的目标,避免因过高期望而产生挫败感。
- 相关性(Relevant):作业内容要与孩子的长远发展相一致。
- 时限性(Timely):为每项作业设定时间限制,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的紧迫感。
例如,家长可以将整体假期作业分解成日常小目标,每天交替进行不同类型的作业。合理安排时间,当孩子完成作业后,可以与他们一起去户外进行锻炼或参加社区活动,增加实践和社交经验的积累。
制定计划与复盘总结
其次,制定一份可执行的计划同样重要。家长应该在假期开始之前,和孩子一起列出需要完成的作业,以便让孩子明确每项作业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同时,计划的执行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每天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复盘总结,讨论当日的完成情况,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这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良好机会。
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在作业管理中,家长既要有严格的管理,也需要温情的支持。设定严明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比如: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作业,可以通过安排一次家庭电影夜来奖励他们;若未能完成,减少娱乐时间作为惩罚。此外,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要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简单给予批评。这样的爱与管教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利用科技力量,记录成长
如今,家长不妨借助现代科技,记录下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点滴瞬间。通过抓拍孩子专注于作业的表情、快乐参加体育活动的身影,甚至与同伴的社会实践。将这些珍贵的瞬间制作成相册或视频,不仅能够留住成长的印记,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假期作业中来。
寻求外力支持,共享学习经验
最后,在假期作业管理的过程中,家长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向老师、其他家长或孩子的同龄朋友寻求帮助来解决。老师们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与同伴们的互动也是让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有时同伴的认可和建议能对孩子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
提升学习效率的小技巧
时间管理
妥善分配和控制时间,能增加学习的效率。比如,可以将学习时间分为几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专注于不同的科目或任务。
提升专注力
保持专注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确保学习区域安静整洁,减少干扰因素。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这些都能提升健康和专注力。
预习与复习
预习可以帮助孩子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课堂效率。复习则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复习,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善用工具
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利用一些学习工具,如小猿搜题、作业帮等软件来获取解题思路,但切记不要直接抄答案,重要的是理解解题过程。
合理规划时间
将大块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块,每天完成一部分,既能减轻压力,又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同时,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寒假作业管理的注意事项
保持规律作息:尽量保持与上学时一致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充足睡眠。
劳逸结合:学习之余,也要安排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让孩子有放松的机会。
亲子互动:利用假期多与孩子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适度压力: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培养兴趣:除了完成作业,也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
健康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为孩子的大脑和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户外活动: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习惯:鼓励孩子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知识面。
时间规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会时间管理。
自我检查:培养孩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结语
寒假作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寒假成为孩子成长的黄金期!
记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孩子一夜之间就能变成学习高手。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相信通过7步作业法和三个三法则的实践,孩子们一定会在寒假期间取得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