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京剧院“三国·戏”系列演出:传统京剧的现代演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京剧院“三国·戏”系列演出:传统京剧的现代演绎

引用
中华网
11
来源
1.
https://life.china.com/2024-07/15/content_336496.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83153
3.
http://sh.people.com.cn/n2/2024/1218/c350122-41080072.html
4.
https://www.sohu.com/a/795775647_121124779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R1AQGE0514R9KQ.html
6.
https://party.163.com/m/channel/20240813/39581_1173942.html
7.
https://m.bilibili.com/search?from_source=webcommentline_search&keyword=%E4%B8%89%E5%9B%BD%E6%88%8F%E5%89%A7
8.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235000/keyword_id/19
9.
https://www.baike.com/wikiid/3778757380420344943
10.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53115
11.
https://news.lnd.com.cn/system/2024/12/04/030492889.shtml

今夏,上海京剧院推出创新之作“三国·戏”系列演出,以现代审美重新演绎传统京剧,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此次演出打破传统折子戏模式,首次将三国剧目打造为系列演出,共八场,总时长近20小时,涵盖多个经典名场面。

01

创新演绎,名家荟萃

“三国·戏”系列演出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创新性。上海京剧院打破传统折子戏的演出模式,借鉴《三国演义》的章回体结构,将多个经典剧目串联起来,使剧情更加紧凑连贯。演出特邀南北名家群英汇聚,让个性鲜明的三国人物在京剧各行当、流派的演绎下看点纷呈。

老生名家王珮瑜与国家京剧院花脸名家王越倾情献唱主题片头、片尾曲,为演出增色不少。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不仅有经典剧目,还复排了鲜少登台的“横槊赋诗”“张飞听琴”“胭粉计”等情节,以及濒临失传的讲述“姜维九伐中原”的故事。

02

现代审美,传统韵味

在舞台呈现上,“三国·戏”系列演出也进行了大胆创新。虽然演出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京剧,但舞台设计融入了现代审美,全新设计的舞台框架、景片等装置与演员传统戏服的色彩相得益彰,既保持了京剧的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03

多平台上线,观演更便捷

对于未能亲临现场的观众,百视通“云演艺”专区将于8月份在IPTV、互联网电视、有线电视等平台陆续上线全系列八场演出。百视通作为主流新媒体平台,从2019年开始就致力于传统戏曲和新兴媒体平台的结合,让客厅大屏成为戏院的延展。此次与上海京剧院合作,更是让优质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大屏到达更多家庭。

04

文化传承,创新演绎

此次“三国·戏”系列演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创新性的尝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演绎方式,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演出形式上,更体现在观演方式上,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

上海京剧院“三国·戏”系列演出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以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呈现。这种创新不仅让传统文化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