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域机场线:技术创新驱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新突破
上海市域机场线:技术创新驱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新突破
2024年12月27日,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以下简称“市域机场线”)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国家首批11条市域铁路示范线路之一,这条全长59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线路,不仅大幅缩短了虹桥和浦东两大国际机场之间的通行时间,更以多项技术创新和互联互通设计,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新标准
市域机场线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成为国内市域铁路建设的标杆。卡斯柯为市域机场线提供了国铁CTCS2+ATO信号系统,并开创性地实现了自动折返功能。这一创新使得列车司机仅需一键操作,便能在3分钟内完成自动折返,相比传统人工模式大大缩短了折返间隔时间,显著提升了线路运营效率。
在调度系统方面,卡斯柯融合了国铁调度集中系统CTC和城轨调度系统的先进场景与设计理念,开发出具备自动调图、调度与多专业联动以及扣车、跳停应急处理等功能的智能调度系统。这种创新性的融合设计,不仅满足了市域机场线网络化、公交化的运营需求,更为乘客带来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市域机场线还是业内首条由一家信号供应商全面统筹的国铁制式市域铁路信号集成项目。卡斯柯负责包括车载和轨旁在内的完整信号系统的集成、生产、供货、安装、调试和交付。通过这一创新信号集成模式,科学规划系统集成设计、室内集成测试以及现场联调联试,综合协调各专业团队,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信号系统内部接口零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与其它专业接口协调难度,高效推动了设计、测试、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市域机场线各个关键节点的如期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塑长三角交通格局
市域机场线的开通,不仅优化了上海的交通网络,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示范线路,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网中的首条新建线路,连通虹桥和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与全球深度连接的两个“空中门户”。
市域机场线的开通,让浦东国际机场第一次通过高铁和长三角乃至全国联系起来。它不单纯是一个机场联络线,更重要的是,它把浦东门户直接并入了长三角的高铁网络,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从长远的视角看,市域机场线让公众再次瞩目东方枢纽。在东海之滨,一个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捷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这就是东方枢纽。它与位于上海西南的虹桥枢纽遥相呼应,展现出交通枢纽功能的升级换代。
开创未来交通新范式
市域机场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上海在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格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上海首条自建自营的市域线,它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都市圈等多地的市域铁路建设如火如荼,推动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峰表示,市域机场线实现了边建设边探索边创新,项目全线取得发明专利137项,高质量通过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认定,为市域铁路建设探索出技术创新、资源集约利用和共享的新路径。